第八章:諸事定
事情怎么變成現(xiàn)在這樣呢?
迷迷糊糊的離開了沈家,一路上李慕有些恍惚,始終有種如墜夢中的不真實感。
不久前,沈家沈老爺子一句“那就這樣吧”,便將“退親”這件事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zhuǎn)彎,當場定了性,決定擇日便為兩個小輩完婚。
一番商談過后,沈家二老和楊叔最終將日子定在了半個月后的臘月初九這天。
李慕全程是有些發(fā)蒙的,恍如在做夢。
怎么就要成親了呢?他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他覺得,這真是奇妙的一天。
仔細想了想,他原來本是打算等學堂弄好了,生活富裕些了,再考慮處理這件事的。楊叔跑過來說想盡快給他完婚,他說等他再想想。一方面是因為當下的困境,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年月男女成婚前很少見面,所以他一點也不了解這沈家姑娘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
然后,沈文睿忽然跑過來莫名其妙地耍了一通優(yōu)越感,說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話,于是他順水推舟,提出了退婚。再然后,楊叔拉著他來到沈家,他想快刀斬亂麻。結(jié)果,事情就真的成一團亂麻了。
這沈家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他搞不太懂,也猜不透。還有沈靜言那丫頭,李慕覺得她是有些心思的,但為什么不出聲反對呢?
一家子怪人……
最終,他也只能這么無奈地嘆了口氣。
李慕這邊百思不得其解,楊業(yè)聽了卻是哈哈一笑給了他一個解釋。
原來,還是現(xiàn)代人與古代人思想上的差異。
古人普遍重視道義和名聲,特別是那些讀圣賢書的讀書人,對此更是珍若生命。當然,凡事無絕對,但通常來講,在意有個好名聲的還是大多數(shù)的。
沈家也是如此,沈老爺子也是個教書的夫子,所謂為人師表,對此就更加在意了。再加上沈李兩家本就有交情在,所以于情于理沈家退親的可能性本就不大。
“而且我早就說過沈家老爺子為人不錯,是不可能做出退親這種事的。你看老爺子問你的那三個問題,想想便知其中道理,這還有什么想不通的。況且,今日我看那沈家二老對你小子還是有些認可的?!睏顦I(yè)如此說道。
“那日沈文睿去你家,想必是你會錯了意,又或者,是那小子自作主張,不必理會?!?p> “唉!婚事總算是定下來了,叔這心里高興??!等到過些日子你成家了,有人照顧你的生活起居,叔也就放心了,兄嫂泉下有知想必也是放心的。來之前啊,我還在想……”
楊業(yè)喋喋不休地說著話,看得出心情不錯,雖然也有注意到李慕的些許異樣,但卻也沒有太過在意。
一路回到南坪村,楊業(yè)又寬慰了李慕幾句,而后二人便各自歸了家。
李慕回到自家小院里,愣愣地發(fā)了會兒呆,等心緒靜下來后長長嘆了口氣。
成親……
……
學堂的事有條不紊地進行,房子簡單的收拾了一番便可使用,而村人們在聽聞李慕要重開學堂的事后也在琢磨著要不要將自家孩子送過去學上一學。
有人有些質(zhì)疑李慕的年紀,覺得他年齡不大,且沒有教學經(jīng)驗,因此有些猶豫。也有人則覺得沒問題,教孩子蒙學而已,李慕又是自幼跟著李父讀書的,還是個秀才,應該沒什么問題。
總之,這樣的那樣的,陸陸續(xù)續(xù)的的,也總算有幾戶人家已經(jīng)確定報名,并帶上自家孩子和束脩來拜師。
如此,學堂的事大體總算確定下來,這段日子里他總共收下了八名孩子作為學生。有大有小,最大的十二歲,最小的六歲。
冬月二十八,這天里李慕的小學堂終于正式開課了。
他早早起了床,吃過早飯,來到了學堂,孩子們也早已經(jīng)被父母送了過來。李走進教室,先簡單打了個招呼做了下自我介紹,而后按照這年月的規(guī)矩領著一幫孩子舉行開筆禮。
大抵就是正衣冠、拜圣賢、行師禮、朱砂啟智、破筆開蒙等這些事宜。
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鄉(xiāng)野之地,這些規(guī)矩倒也并不是特別的嚴格。等這些做完后,他便開始檢查各個孩子的學習情況。而后按照每個人不同的情況開始分別授課。
剛開始,還有些家長在學堂外看著、聽著,但過了沒多久便也各自歸家,忙活去了。大概,是對他這名年輕的夫子放下了些心。
鄉(xiāng)野村郭,書聲瑯瑯,時間在日頭的攀升中悄悄流逝,李慕作為夫子的第一天便就這么平淡地過去了。
日子漸漸走上正軌,生計有了些保障,而他也在收了那些人家或吃食或銀錢的束脩后也終于不再是一窮二白,手中有了些許的銀錢。
隨后的幾天,陸續(xù)的又有幾名孩子被送了過來,李慕的夫子生涯也越發(fā)地穩(wěn)定下來。
……
時光匆匆,轉(zhuǎn)瞬即逝。
臘月初八,陵州城。
這日里,李慕休了一天學堂,搭乘一輛順風車來到城里。
這是一座繁華的大城,城墻高大厚重,城門雄渾巍峨,一眼望去,一股歷史沉淀的厚重感撲面而來。
走進城內(nèi),入眼是干凈整潔的青石街道,入耳是熙熙攘攘的喧囂繁華。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店鋪民居靜靜坐落,川流如織的行人來來往往,行走其間,李慕忽然有種恍惚的不真實感。這感覺,比在鄉(xiāng)野之地的南坪村來的更加強烈。
“包子!剛出爐的熱包子,皮薄餡多,一文錢一個……”
“冰糖葫蘆,酸甜可口……”
“抽簽算卦,測字問卜……”
“炊餅…剛出鍋的炊餅……”
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小商販們沿街行走,呦呵叫賣著。
李慕緩步而行,停停走走,瞧瞧這個看看那個,似乎并沒有什么目的地,只是隨意地到處亂逛。
身為一個現(xiàn)代人,對古時候的很多東西總是有些好奇的。比如這時候的冰糖葫蘆的味道是否和現(xiàn)代有所不同,比如看到一些沒見過的物件會好奇地詢問一下是做什么用的,再比如路過一間不明所以的店鋪便想進去瞧瞧里面是賣什么的,等等等等。
如此,天色不知不覺已近中午,他感覺腹中有些饑餓,便尋了一家面館走了進去。
這是一間不大的館子,李慕看了下看,有六張桌子,生意還算可以,此時已經(jīng)有三張桌子已經(jīng)坐上了客人。
李慕尋了一張空桌坐下,要了一碗素面,而后坐在那里百無聊賴地張望。
鄰桌的客人與他一般,是兩位書生打扮的年輕人,此刻正一邊等著飯食一邊小聲討論著什么。
李慕側(cè)耳聽了片刻,聽得那二人原來是在說什么話本小說。
其中一名男子說最近看到一本很有意思的故事,另一人便問他是什么,而后兩人便就此談論了起來。
他靜靜聽了一會兒,隨后那二人要的面上來了,二人便停下了交談。
沒了故事可聽,李慕便又有些無聊起來,好在很快他要的面也做好端了上來。
慢條斯理地吃著飯,小館子里早前來的客人吃完離去,又有新的客人陸續(xù)進來。很快李慕也吃完了面,瀟灑地扔下兩枚銅板后轉(zhuǎn)身離去。
午后的天氣暖和了一些,李慕繼續(xù)在陵州城里大街小巷隨意地閑逛著,也不買什么東西,就那么到處瞧來看去。
城里很熱鬧,一路逛來說書的、雜耍的、摔跤的、斗雞的干什么都有??吹竭@些熱鬧的地方他也會興致盎然地擠進人群里欣賞一番,而后又悄無聲息地退出去。
不知不覺,天色漸晚,李慕看了看天色,終于決定出城回去。不過在這之前,他還是要買上一些東西的。

山間老叟
前兩天簽約站短來了,想了一下,沒簽。方面原因吧,碼字慢,時間少,大綱沒弄,水平有限,覺得這書也沒什么市場,自己一個人隨便寫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