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末代駙馬

第一百七十三章 復(fù)社張溥2

末代駙馬 白馬嘯秋風(fēng) 2032 2018-04-27 21:07:22

  方以智聽完周顯的敘說,心中的疑惑更甚?!爸苄郑热蝗绱?。你為何卻不愿見他一面呢!”

  周顯抬頭看了一下方以智?!胺叫?,我們兩個是朋友。在你面前,我也不再遮遮掩掩了。我之所以不想見張公子,在于復(fù)社這個組織。他是復(fù)社的領(lǐng)袖,請我赴宴,我想肯定有一部分原因是想邀請我加入復(fù)社。而對于這個,我沒有絲毫興趣,更不可能參于。與其到時候兩者尷尬,還不如不去?!?p>  方以智聽周顯這么一說,頓時一怔。張溥請周顯前去赴宴,的確有邀他加入復(fù)社的因素。他起初以為勸服周顯這件事情十分容易,便自告奮勇的前來。但沒想到周顯竟然不思考片刻便加以拒絕。他心中隱隱有點不舒服,但看周顯隨意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爸苄?,你是不是對復(fù)社有什么偏見?”

  周顯搖了搖頭道:“偏見倒是沒有,只不過所走的路不同而已?!?p>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xù)說道:“我認(rèn)為朝廷之事,自有相應(yīng)的人去料理。復(fù)社立社的宗旨是沒有什么錯的,但一個人想到改變朝廷痹癥,就應(yīng)該自己登上高位,憑借一己之力慢慢的改變它。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在周某看來,這才是最正確的做法。試想一個從沒有進(jìn)過六部,根本不了解朝廷之事如何運轉(zhuǎn)的人,卻對朝廷橫加指責(zé)。方兄,你不覺得這很可笑嗎?”

  方以智臉色微紅,爭辯道:“現(xiàn)在朝廷之內(nèi),奸佞橫行。如果不這樣做,哪里會有正義之士的出頭之日?!?p>  周顯淡淡一笑,擺手道:“方兄,這就是我和你們想法不同的地方了。朝廷之上,雖有一些奸佞,但并非人人都是奸佞,也沒有完全阻斷一個人的進(jìn)取之路。但包括張公子在內(nèi)的復(fù)社大多數(shù)士人,性格狂傲,以為自己是天生奇才,只是懷才不遇。直言向上,絲毫不顧忌朝廷的難處和真正的對錯。所作所為,只是為了博取自己的名聲。這些作為,周顯竊以為實不可取。”

  “況且……”周顯停頓了一下,還是決定直說?!皼r且復(fù)社之中,一切都以出身定義,而不是才學(xué)。出身好的,在朝廷之內(nèi)有關(guān)系的,就能在復(fù)社之中處于高位,以領(lǐng)導(dǎo)其他人。而那些出身寒族,和上面沒有什么關(guān)系的。即使加入復(fù)社,也是在最底層苦苦掙扎,根本無法參與決策。方兄,這樣的社團(tuán),你以為能有多大的前途?”

  方以智臉色難看,周顯說的這些問題,他就在復(fù)社之中,早有領(lǐng)會。但他以為,民間乃至朝堂之內(nèi),哪里又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只要宗旨是好的,是為了天下大義,那就沒有太大問題。先招攬到人,擴(kuò)大影響力,然后再謀求改變,這一切自會順理成章。他沉坐了一會,又忍不住道:“周兄,你真的不去嗎?你要知道,如果能獲取到張公子的支持,你肯定就可以馬上受到朝廷的重用?!?p>  周顯毫不猶豫的搖頭道:“方兄,凡事有得就有失。這次受了他的恩惠,下次還不知要付出什么樣的代價才能還清。而對于這樣的未知,我從來不愿提前支取。到時候還希望方兄你能在張公子面前替我多美言幾句,可千萬不要讓他因此而嫉恨上我?!?p>  方以智擺了擺手,氣聲道:“雖然你不愿加入復(fù)社,但你這樣也太小瞧張公子了。昔日我加入復(fù)社,就是看重他的才學(xué)、胸懷以及志向。你不愿去,我也不再勉強(qiáng)。你放心,張公子肯定不是那樣小氣的人。”

  周顯點了點頭,沉思了一會道:“方兄,既然如此,你替我?guī)б痪湓捊o張公子吧!我?guī)煾翟?jīng)對我說過‘至剛易折,上善如水’,此時送予張公子一起共勉吧!”

  “師傅……”方以智臉露疑惑,“你說的楊翰林?”

  “不是,我在老家時候的槍棒師傅,你不認(rèn)識。”說完,周顯不由得又想起了以前尚在舞陽時的事情,平靜臉上閃過一些黯然。此時的林師傅,也不知道怎么樣了。

  張溥性情乖張狂傲,后來在崇禎十四年腹疼而死。雖然無確切的證據(jù),但據(jù)說是被周延儒派人毒害死的。

  由春入夏,將周顯空置了近三個月后。崇禎帝終于又想起了周顯,派王承恩來通知他即刻入宮。

  周顯跨步走進(jìn)文華殿,正看到崇禎帝端坐在龍案之后,而太子則陪侍在旁邊。朱慈烺看到周顯,在崇禎帝看不到的地方向周顯擠了擠眼。周顯心中暗自感覺好笑,但臉色卻不敢有絲毫變化。迎著崇禎帝威嚴(yán)的眼神,他上前連忙躬身拜道:“臣周顯拜見陛下,太子殿下?!?p>  崇禎帝點了點頭,道:“一個月不見,你清瘦了不少。是不是心中對朕對你的閑置有所不滿,故而才會如此?!?p>  周顯臉色稍變,垂首回道:“周顯不敢。陛下對我的寵信,周顯心中知道。在殿試之時,如此妄議朝政。如果換成別人,恐怕早就死過幾百遍了。周顯此刻還能安然無恙的站在這里,都是陛下的隆恩。”

  崇禎帝對周顯的表態(tài)十分滿意,隨即吩咐王承恩道:“賜座,賜茶?!?p>  周顯躬身拜了一禮,隨即找了一個最近的座位坐下。

  “真是委屈你了。你當(dāng)時所說的,朕心中也知道卻有可行之處。但朝廷之內(nèi)反對的聲音太多,朕也不得不考慮。本想將你閑置一段時間后,再授予你官職,但朝廷之內(nèi)對你的指責(zé)之聲始終不能平息。后來,還是楊嗣昌給朕提了個建議。他奏折中請求先將你發(fā)往襄陽軍中,以向朝廷諸臣顯示朕對你的懲罰。待以后你立下功勞之后,再將你召回,重新授予新職。你看這樣如何?”

  在明朝,武官地位甚低。如果在路上,三品的武官遇到五品的文官,不是依照官位來定性雙方的地位,而是三品武官要向五品文官行禮。周顯高中探花,按照定制,一般授予從六品乃至六品的官職。而發(fā)往軍中,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授予一個四品的武職,以獨領(lǐng)一軍。這樣看來,無論如何也算是貶謫。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