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只聽話音剛落.......
張巨鹿和朱棣二人同時出手。
兩把繡春長刀,直逼少年趙子龍面門而去。
那少年趙子龍挺起手中的長槍,長槍一擊刺來。
槍頭瞬間化作一陣槍花。槍花舞動如雨簾,可功可盾。丁咚鏘鏘。
直接拿槍頭與兩把繡春長刀碰撞在一起,頓時間火花四濺,熒目耀眼。
三人各自施展平生所學(xué)招式,相互比較十余回合。隨即擺出安全距離。但同時雙方也都做好了隨時再動攻擊的準(zhǔn)備。
剛才那十幾回合顯然是為了摸清了對手各自的套路。
自從出道以來,未曾有過敗績的少年趙子龍,在北平城的白馬義從當(dāng)中,也是赫赫有名的高手。
除了那一晚碰到的蛇矛悍將之外,眼前就屬眼前這兩個少年實力最為厲害。
尤其是后來的那個十五六歲的自稱朱棣的少年郎。手持一把繡春長刀。
刀法詭譎。精妙絕倫。
然而更讓少年趙子龍想不到的是二人招式看似同出一門,但是各有所長,仿佛兩個人從同樣的一套刀法當(dāng)中領(lǐng)悟了兩種不同的境界。
那張巨鹿的《辛酉刀法》以猛烈,凌厲為風(fēng)格,適合快攻快戰(zhàn)。
反觀那朱棣的《辛酉刀法》,卻是詭譎無常,套路極深??v使已交手十余回合,少年趙子龍依舊很難判斷出他到底擁有怎樣的一種攻擊形式。
因為朱棣的刀法當(dāng)中時不時也有猛烈凌厲。忽然間又會覺起來好似在不同形態(tài)當(dāng)中不斷切換一般。
但是真正讓趙子龍驚訝的是。
這兩人所使的招式詭異刀法??此频斗ǎ斗ó?dāng)中卻暗藏著槍術(shù)。
槍術(shù)也是極為厲害。
這般槍術(shù)雖不及自己所學(xué)槍術(shù)精妙,卻也是極為了得。最適合在戰(zhàn)場當(dāng)中雙方對陣時所使用,簡單明了,直擊對手要害。
用刀使用出槍術(shù)?
這是少年趙子龍平生所見,頭一遭遇到。
但很快他就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關(guān)鍵是兩人所使用的這種奇怪的兵器。
只見他們的繡春長刀。
一個是開刃三分之一。另外一個只是開刃是二分之一。在需要使用槍法的時候便握住沒有開刃的地方。
迅速的變刀為槍。又可以在需要刀法的時候迅速的握住刀柄,變槍為刀。
而且這個奇怪的刀看似很長,不適合近戰(zhàn)。然而正是因為有一部分沒有開刃。所以他們可以極短的縮短距離,可以隨時使用近戰(zhàn),也可以變成短刀進(jìn)行短兵相接。
如此一套詭譎的兵器,再配上這套詭譎的刀法。
這二人的實力雖然不算一流,但在彼此配合之下。竟也與少年趙子龍這個未來的超一流武將打的難分上下。那趙子龍是有想要摸清楚兩人刀法的意思。也見兩人沒有殺氣。故而未曾使用殺招。
“來!繼續(xù)!”
三人再度手持兵器戰(zhàn)在一起。
這一打便是百余回合,只是三人的手心都開始有了不少汗液。
這場戰(zhàn)斗以切磋為主,故而時間長久了許多。
若真得在戰(zhàn)場之上,結(jié)果很難判斷。
就在三人越打越起勁的時候。
少年趙子龍身后一隊北平城的巡邏兵馬急匆而來。
看著對方援兵已至,張巨鹿心中立刻便有了退意,不易再戰(zhàn)。
然而這時,朱棣和趙子龍同時發(fā)現(xiàn)了問題。
這一隊兵馬好似并非是過來馳援的,而是逃到了這里。
原來三人已經(jīng)從白天打到了傍晚,夜色逐漸昏暗起來。
未能看清楚這一隊巡邏兵馬后面還藏著一隊兇悍的臉龐。
“是烏丸騎兵!”
趙子龍驚聲道。
就在趙子龍撤出了與朱棣和張巨鹿戰(zhàn)斗的范圍,翻身跳上馬準(zhǔn)備去支援的時候。
一道箭矢的破空聲從他耳邊劃過。
一個正在追擊巡邏隊兵的烏丸騎兵應(yīng)聲倒地。
跟著又是一箭,兩箭,三箭......
數(shù)息之間,四五個烏丸騎兵落下馬來。
趙子龍回頭一看,正是那朱棣出手相助。
只見他從兵器箱中取出了一把漆黑的弓箭,搭弓射箭,一氣呵成。
手指不停歇,箭矢也不停歇。
唰唰唰的幾下咬了幾個烏丸騎兵的性命。
顯然他們是站在一起的。
尤其是在面對烏丸騎兵的時候。
趙子龍見狀,也不再猶豫急忙沖著烏丸騎兵隊沖了過去。
張巨鹿給了張寶一個眼神,兩人急忙上馬,緊追在趙子龍身后。
卻見那三十多個烏丸騎兵不多時的功夫,便給三人沖散,外加朱棣在遠(yuǎn)處搭弓射箭。
無一幸免,皆敗在此地。
巡邏隊剩余的幾名兵士這才得以活命。
向趙子龍匯報原由。
原來他們與趙子龍散開后,本來是想追尋趙子龍的,卻在經(jīng)過一處村莊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堆烏丸騎兵正在打秋風(fēng)。
小隊立刻上前與烏丸騎兵開戰(zhàn),卻不料烏丸騎兵人數(shù)眾多,反倒是被對方追殺到這里。
得知村中不少人死于烏丸騎兵之手后,趙子龍眼中殺意濃郁,一槍將一個茍延殘喘的烏丸騎兵挑破了腦袋。
而這時......
那名叫朱棣的少年,緩緩走到了一堆烏丸騎兵的尸體當(dāng)中,在里面翻找著什么。
隨后目標(biāo)確定,便開始將一個烏丸騎兵身上兵甲給扒下來。
“你這是做什么?”
正在趙子龍想要制止朱棣的時候,那朱棣回應(yīng)道:
“既然他們可以來我們這里打秋風(fēng),我們怎么就不能去他們那里打秋風(fēng)呢?”
趙子龍頓時一愣,看著朱棣吩咐張角和張寶也過來幫忙。
是??!
他似乎一直沒有反過來思考過。
為什么自己這邊要一直巡邏,而不是主動出擊呢?
而這里主動出擊并不是指戰(zhàn)斗上,而是指這種暗自在對方后營騷擾的方式。
或許是出于某種身份的顧慮,公孫瓚為人自然不會想到這樣比較宵小的法子。
但見三人從烏丸騎兵尸體上扒下了三套,各自換上......
手法熟練,一副慣犯的姿態(tài)。
“要不要一起???”
朱棣好意問道。
那張角見趙子龍猶豫,故意刺激的說了一句:
“算了,烏丸部落兇險萬分,讓這位小將軍帶兵回去吧。這種事情自然應(yīng)該由我等來做才是......”
此時此刻的趙子龍剛出道,心性自然也是少年那般。
“有何不敢。”
趙子龍立刻吩咐其余人:“你們且退回北平城,告知我這邊情況。我去去就回。”
見著少年趙子龍下馬走來,朱棣也隨即將一套早就挑好的衣服給他遞了過去。
“率快!是個爺們兒!”
“爺們兒是什么意思?”
“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