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三朝帝師,從永樂開始

第十章:只知縣令,不知皇帝?

  蘇澤這三年對清風縣居民的素質(zhì)教育還是很成功的,此時茶客們見這群外鄉(xiāng)人領頭的如此客氣,也就作罷了。

  你一言,我一語的為朱棣解惑了起來。

  “咱們清風縣的縣令那可是青天大老爺,從不貪污受賄,更別提欺壓百姓了,也不知道你們外鄉(xiāng)人從哪里聽來的風言風語。”

  “咱們縣令最見不得窮人了,以前的清風縣有多窮你知道嗎?”

  “以前的清風縣,咱們這些平頭老百姓吃飯都個困難,每年都有不少人餓死?!?p>  “想要不餓死只能出去乞討,外人都稱咱們清風縣為乞丐縣?!?p>  “這三年在縣令老爺?shù)膸ьI下,咱們這些人才過了幾年舒服日子,不僅不用為了生機發(fā)愁,家中的孩子還有書念!”

  “咱們家縣令老爺若是貪官,那全天下的官員就沒有一個清官了!”

  “你見過每天撒銀子給百姓的貪官?”

  “這三年來,每日縣令老爺都會打賞不少銀子出來,卻從未說讓我等交錢糧上去!”

  朱棣臉色變的有些沉重了起來,若是如此,那蘇澤絕不是貪官!

  沒有那個貪官不壓榨百姓還每日給百姓銀子的,簡直聞所未聞。

  難不成世上還真有如此清廉的官員?

  不過其中還有些不對的地方,這么多銀子哪里來的?

  總不能憑空變出來這么多銀子吧?

  朱棣沉默了好一會兒,從他死死捏著茶杯的手便能看出此時他的心情并不平靜。

  不貪污也就罷了,還給百姓發(fā)銀子。

  自己卻是每日清粥咸菜度日。

  做縣令做到蘇澤這份上也是沒誰了。

  聽說過有施粥的,發(fā)銅錢的,可直接發(fā)白花花的銀子這倒是第一次聽聞。

  關鍵還不是偶爾這么一兩次,而是每日都會發(fā)。

  “每日都會給清風縣的百姓發(fā)銀子?”朱棣還是有些難以置信。

  老太太搖了搖頭,“真的,別說你這外地佬不信了,一開始咱們也不信?!?p>  “可這三年來,縣老爺每日都會如此?!?p>  “你若是不信,你可以打扮的窮酸點,大早上去縣衙碰碰運氣,說不定縣老爺一高興就賞你個百八十兩銀子了?!?p>  老太太說完,也不管發(fā)呆的朱棣,自顧自地招呼客人去了。

  縣老爺?shù)钠孑馐露嘀?,撒錢給他們只是其中一件罷了。

  朱棣坐在原地,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掩飾他并不平靜的心情。

  這世上難不成真有圣人不成?

  為官清廉,愛民如子,還時常救濟百姓,這不是圣人是什么?

  朱棣不信,突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不對,這里面必有貓膩!

  既然這縣令不貪污,那他哪里來的這么多銀子?

  又是修縣城,又是修路的,每年還交了好大一筆賦稅。

  “老人家,這不對吧,若是按你說的,此地縣令并沒有貪污受賄,欺壓百姓,那這些修縣城的銀子從何而來?”

  老太太還沒來得及回話,一旁的其他客人就解答了朱棣的疑惑。

  “你這外鄉(xiāng)人,好生無禮,居然敢造謠縣令老爺?”

  旁邊桌子上正在喝茶的一名客人搖頭不已,“非也,也不怪這些外地佬少見多怪,實在是咱們縣老爺非比尋常啊!”

  倒是有些好心人為朱棣辯解了幾句,這三年以來,像這些外鄉(xiāng)人一樣沒見過世面的人不少。

  “沒錯,去年那北平府尹不是還說咱們縣老爺是個貪官嗎?”

  “后來你猜怎么著?”

  “哦?說說!”

  “說來聽聽,此事倒是未曾聽聞過!”

  說話那人也不再繼續(xù)賣關子,娓娓道來,“聽說哈,只是聽說,我隔壁鄰居家的兒子在縣衙當差,聽他說的!”

  “那北平府尹收了咱們縣令老爺好幾萬兩銀子呢!”

  “要說貪官啊,這才是貪官,就該殺頭!”

  此言一出,周圍那些看客紛紛義憤填膺,大聲呵斥。

  “該殺!”

  “就是這樣的貪官太多了,咱們前些年的日子才會那么難過,還好咱們運氣好,遇到了縣老爺這樣的青天大老爺!”

  “可惜,縣令老爺被奸人所害,才會被貶到咱們清風縣這種窮鄉(xiāng)僻壤!”

  “聽說好像是得罪了漢王殿下,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當今陛下的親兒子。”

  說話的人搖頭不已,顯然是有些不滿的。

  旁邊有人附和道,“都是些壞蛋,都該殺,當今圣上也是識人不明,居然會將咱們縣令給貶到咱們這種地方來?!?p>  “不過也幸好,縣令老爺來了,咱們才有今天的日子?!?p>  旁邊親眼目睹這一切的朱棣宛如五雷轟頂,呆呆的坐在那里,一時之間頭腦一片空白。

  有那么一瞬間,他想直接讓人拿下蘇澤。

  這樣的臣子都是為帝王所忌憚的。

  帝王可以允許清官,忠臣的存在,可絕對不會接受有一個完美無瑕的圣人。

  若世真有圣人,皇帝該如何自處?

  都說天高皇帝遠,關起門來做大王。

  可清風縣距離京城可不遠,來回也就兩日路程罷了,這些人怎么敢?

  只知縣令,不知皇帝?

  這清風縣的百姓未免也太過魔怔了吧,簡直對那位縣令崇拜的無以復加。

  那種敬仰,仰慕,尊敬的神情是演不出來的。

  顯然這些清風縣的百姓就是如此想的。

  若是一個人如此也就罷了,還可以解釋成沒見識,所以目中無人,可此地粗略算下來,十多個人都是如此,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是這里這些縣令的狂熱份子如此,還是整個清風縣的百姓都是如此?

  若整個清風縣人人都是如此,那就有些可怕了!

  還有,北平府尹居然還收了蘇澤的銀子?

  怪不得沒有人報上來和清風縣的情況,原來還有這么回事。

  北平的官員如此,錦衣衛(wèi)呢?

  連天子親軍也被滲透了?

  朱棣低頭喝茶,看不清他的神情。

  而那些侍衛(wèi)則是一個個低著頭,不敢發(fā)出半點動靜,噤若寒蟬。

  黃儼都不敢在此時說話,顧不得之前差點被打的事情,作為陛下身邊的貼身宦官,他能感覺到陛下真的動怒了。

  匹夫一怒尚血濺五步,天子一怒當如何?

那就開擺

月票加更,打賞加更,有多少更多少絕不食言!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