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沙米查干等部敢入沙漠后,朱雄英命全軍就地扎營,建造祭壇,立京觀三座。又命軍中匠作雕了巨大粗獷的石碑一塊,立于沙漠入口。
同時,召西北歸降諸部族長、頭人,必于十五日之內(nèi),至此觀禮。勒石閱兵,耀兵于荒漠,以顯示明軍的實(shí)力,昭示主權(quán)。
西沙漠入口,旌旗蔽空,十余萬明軍面帶狂熱之色,目光灼灼的看著他們的統(tǒng)帥,一步步登上祭臺,紛紛高舉兵器高呼:明軍威武,太孫千歲。
祭禮官-劉璟受命宣讀祭文,曰:惟洪武二十六年,十月,有明征西大將軍-太孫朱雄英,奉旨征伐不臣,斬賊兀納失里于此。
......,遂祁連,下敦煌,經(jīng)扎失,絕大漠,斬賊囚以釁鼓,血尸逐以染鱷,蕭條萬里,野無遺寇。自此之后,巴兒思闊山以南,喀沙克力克河以東,盡歸大明,立甘肅行司。上以攄高、文之宿憤,光祖宗之玄靈;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明之聲。
若再有犯我國境,殺我子民,掠我牛羊者。大明帝國,必亡其國,滅其種姓。縱僥幸逃脫,上至九天,下至九幽,必?zé)o其容身之地。
祭文宣讀完畢,明軍將校士卒則以“殺”字宣泄殺意,齊聲直上九霄,震耳欲聾,令諸部不由心生畏懼。他們來之前,可被明軍請去看過萬人坑的,“慘不忍睹”一詞都輕了。
他們都明白,大明太孫此舉,無異向天下諸國,西北諸部鄭重宣告:凡與明廷為敵者,下場便與兀納失里一致身死族滅。
可他們還是把朱雄英想簡單,只見其在祭臺上點(diǎn)將:以魏國公-徐允恭為南路軍主將,宋晟、劉真二都督,南下曲先、阿端,掃蕩東察哈臺殘部。
命鄭國公常茂為前軍主將,率軍北上,攻取煙墩、哈刺木提、哈刺帖扎等哈梅里故地,至黑風(fēng)川而止,朱雄英隨后提兵跟進(jìn)。開國公常升,率軍一萬駐扎沙漠口,以接應(yīng)三部追擊騎兵。
至此,諸部族長、頭人算是明白了,大明的太孫,不僅要?dú)⒐夥磁颜撸且磁训牟孔?,徹底從世間抹掉,就好像從來沒來過一般。
年紀(jì)輕輕,便如此的心狠手辣,讓諸部的族長、頭人不由頭皮發(fā)麻,脊梁骨嗖嗖冒著涼風(fēng)。如若,他們當(dāng)初不是望風(fēng)而降,坑里埋的就是他們。
就在諸族長心驚膽戰(zhàn)之際,常森走了過來,面帶玩世不恭的笑意來請他們,太孫說西征之役連削帶打,總計消滅東察哈臺聯(lián)軍十余萬,實(shí)乃大捷,必須要與諸部頭人喝酒慶祝一下。
慶祝?慶祝啥?
慶祝明軍在西北大殺特殺,無數(shù)的堡鎮(zhèn)毀于戰(zhàn)火,又平添無數(shù)孤兒寡母,他們就是要慶祝這個!
不,大明太孫在炫耀,炫耀大明將羈縻州擴(kuò)為內(nèi)境,他們這些人,日后就要在明廷小吏及邊軍的喝斥下過活了。
想到今后寄人籬下的日子,皆面露哀容,擺在面前的美酒、烤肉再好也食不甘味。
“諸位,怎么都不吃??!軍前簡陋,有酒有肉,已經(jīng)很奢侈了!”
說這話的時候,朱雄英將手里切肉的小刀也插在羊腿上,靠在椅子上,雙手扶著把手,面帶慍色。
是的,在他看來,這些部族首領(lǐng)很不識抬舉。降而復(fù)反,反而復(fù)降,他們降降反反不是一次兩次了。
要不是開戰(zhàn)之時,考慮到叛軍勢大,需要行瓦解之策,分而擊之,以求勝果。他會輕易饒恕這些,反復(fù)無常的卑劣小人嗎?
能讓他們坐在這喝酒吃肉,就已經(jīng)算是大肚難容天下難容之事了。還敢在他面前緬懷過去放縱的日子,這不是找死嗎?
擦了擦手,朱雄英肅聲言道:“昔蜀國滅亡,司馬昭令宮人以蜀舞款待劉禪。蜀國的官員都覺得很難堪,深以為恥?!?p> “唯獨(dú)蜀主劉禪,頗識時務(wù),對而答曰:此間樂,不思蜀!劉禪是個有大智慧啊,知道什么叫順應(yīng)大勢,保全性命?!?p> 劉禪雖然是偏安一隅之主,但怎么說也是個皇帝;身份不知道比這些蠻荒部族的族長、頭人高出來多少。
連帝王都知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的道理,他們這些曾經(jīng)依附前元茍活的余孽,還有什么可矜持的。
而諸部的族長、頭人,雖然不知道司馬昭與劉禪之間的故事。但他們聽的明白,大明太孫言辭中透露出的森森殺氣。
如果,今日不做決定終身侍奉大明,那他們及部族,恐怕就等不到甘肅行司在此推行漢制了。這位心狠手辣的太孫,會像抹掉那些部族一般,把他們也抹掉。
“太孫殿下不要誤會,臣等只是舟車勞頓,精神有些疲倦而已?!?p> “沒錯,查干錒說的即是,臣等接到詔令后,披星戴月的趕來觀禮,就怕耽誤了時辰,錯過這盛世??!”
“可不是,兀納失里仗勢欺人,橫行西北多年。太孫除此獠,廓清西北,我等感幕殿下的恩德?!?p> ......
甭管這馬屁是真心還是假意,反正聽著是挺舒服的,尤其是他們那奴顏婢膝的樣子,朱雄英看了就想笑。什么狗屁土皇帝,看到明晃晃的鋼刀,還不是一樣慫了。
在他的眼中,這些家伙,還趕不上兀納失里,最起碼人家有一副鐵打的硬骨頭,至死都不愿意投降。而諸部今兒稱臣?xì)w降,也是大明朝給他們最后一次敬酒,希望他們能好自為之,記住西征這一役。
當(dāng)然,朱雄英還給他們找了一位“體貼入微”的父母官,大明勛戚-涼國公-藍(lán)玉。藍(lán)玉勇謀兼?zhèn)?,剛烈豪爽,比起那些只會坐而論道的文官,更能與他們相處的來。
而諸部的首領(lǐng)聽到甘肅行司的官長,竟然是那個殺人不眨眼的-藍(lán)魔頭,整個人都不好了。可礙于大明太孫的威嚴(yán),也都陪著笑臉,恭逢殿下英明睿斷。
“好,干了這一杯,咱們就是一家人了。請!”,端起酒盞的朱雄英,嘴角還露出一絲令人不解的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