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太孫朱雄英

第二十四章 朱標的太極拳!

大明太孫朱雄英 陳叔摯 2219 2022-06-14 00:02:00

  桀驁不馴,這四個字此刻放在朱雄英身上毫不為過。一臉的戾氣,手持圣旨,神擋殺佛,佛擋殺佛。無所顧忌到,連他的親生父親都頂撞的地步了。

  他還渾然不知,他在陜西的所作所為,使得其在冊封太孫的路上荊棘遍布。讓他當了儲君,甚至皇帝,別人還有活路么?

  少年人應戒驕戒躁,他往日的穩(wěn)重,都去哪兒了?

  動了火氣的朱標眼睛一瞪,走上前出,肅聲道:“拿你祖父來壓孤,你可真是出息了?!?p>  而朱雄英卻毫不退讓:“苛政猛如虎,便要打虎,露一個,殺一個,絕不姑息。”

  還殺?這朱標都有些扛不住了,再讓他殺下去,豈不是要天下大亂!這個逆子,小小年紀就如此嗜殺,再不管教管教,將來難免成為暴君。

  想到這,再加上心里窩的火,朱標也憋不住了!喝令侍衛(wèi)將朱雄英推出去扒了,他親自執(zhí)鞭,看看這逆子到底知不知錯!

  一鞭,二鞭,.....十鞭......十五,十六.......,二十。

  朱標小時候,見皇帝打弟弟們,對父親的這種作法很不贊同,心里就一直告誡自己,將來不會用這種方法,教育子孫。

  可看朱雄英就這么扛著,那怕是皮肉爛了,也一聲不吭,也不肯低頭。朱標心里是既心疼,又窩火,手也跟著抖了起來。

  聞訊而來的朱允熥也撲了過來,抱著朱標的大腿哀求父親:“父王,父王,求求你饒了大哥吧!”

  “閉嘴,退下!”,踹開朱允熥,朱標又揚起鞭子,抽了起來。

  而朱雄英卻不肯就此低頭,所謂百仞之松,本傷于下,而末槁于上,這些人傷的是國家的根本,非殺不可。

  至于圣人先賢的話,豈可全信?圣人之道要是有用的話,圣人早就一統(tǒng)天下了。

  呂氏與朱允炆,也緊隨其后的趕了過來。頗通“情理”的呂氏,還拉著兒子跪在地上,向朱標求情,希望太子能饒了朱雄英。

  可呂氏不開口還好,一開口,朱雄英反而覺得她惺惺作態(tài)的令人作嘔。心中想著,老子就是被打死了,也不承你的人情。

  于是,吼了一句:“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為官之道,首在愛民。”

  這兩句話是當年皇帝誡勉楊憲的,朱雄英說這話,就是在告訴朱標:王法如天,無論貴賤。誰耽誤老百姓種地、打糧、過日子,他就殺誰,絕不改志。

  假如有一日,天下人都容不下他,便如當年的楊憲一般死掉,他也認了。

  好小子,整整三十鞭,脊背都爛了,還是死死扛著,朱標都不知道該夸他有種,還是說其是頭倔驢。

  見其倒在地上,哆哆嗦嗦的朱標,蹲了下來,哽咽道:“這是我第一次動手打你,你要記住,天家無私事,你的一言一行,舉朝矚目,由不得你胡來。”

  “不管你愿不愿意,只要你還姓朱,只要你還是大明的親王,這就是你,這就是你的命!”說完這話,心神失守的朱標,踉踉蹌蹌的向大殿走去。

  朱標何嘗不知道朱雄英說的句句在理,可要當皇帝的人,那能什么事都由著自己的好惡來。不會權(quán)衡利弊,隱忍不發(fā),也坐不穩(wěn)這皇位。

  可兒子畢竟是自己的,朱標怎么著也得把這事給圓了?;氐詈?,立即寫下詔命:虞王-朱雄英,年少輕狂,處事莽撞,受鞭刑三十。

  另外,讓內(nèi)侍將諭旨的內(nèi)容,謄寫一份,交給韓國公-李善長,讓他看看教出了什么樣的學生。

  .......,韓國公府

  送給內(nèi)侍之后,駙馬都尉-李祺,扶著他爹往里面走,同時也將心中的疑惑說了出來。

  太子鞭笞虞王,老子教兒子,天經(jīng)地義。虞王這次的簍子捅的不小,太子怎么著也得給諸臣一個交代。一頓肉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正合時宜。

  可“兒大不由娘”,虞王都這么大了,就算再尊敬他的父親,也是國家親王,是他爹一個致仕的老頭兒說管就能管的?

  呵呵,撫了撫胡子,李善長微微一笑:“你呀,不懂!太子爺,好手段!”

  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從虞王拜在他門下的那一刻,李善長及他這一系的淮西勛貴,就與虞王綁在一起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皇帝是忌憚淮西勛貴,覺得大家伙持功自傲,目無法紀??伤睦镆睬宄?,淮西勛貴,不過是感情辦事,感情做事,絕不敢與上位、太子造次。

  而陛下真正忌憚的是,像浙東集團這樣捧著圣人之說的讀書人,他們清高,恥言利,更看不起要飯出身的皇帝。

  在上位眼中,文臣奸滑,書讀的越多越奸滑,比武將們的心眼壞多了。

  假以時日,后世之君軟弱不堪之時,便會把持朝務,架空嗣君,到時候這天下,可就不是朱家的啦!

  皇帝能容下他這一系的人,即是顧全了幾十年的君臣際遇,更是能為自己的長孫,留下一條可靠的臂膀。

  太子爺當然知道皇帝的寓意,所以是想借助李善長的手,把那些酸腐的儒生和沒安好心的勛貴們,都壓下去。

  “行了,我兒!拿老夫的名帖,去見你七位叔父。他們也該出來活動、活動筋骨了!”

  延安候-唐勝宗,吉安候-陸仲亨,滎陽候-鄭遇春,平?jīng)龊?費聚、南雄候-趙庸、宜春候-黃彬、河南候-陸聚。

  當年他們七個枉法,皇帝可是看在虞王的面上饒了他們,雖然時隔多年,但這份情可還沒還呢!既然,太子默認了,那他們就該站出來出一把子力。

  而且,對各府來說,也算是好事,能讓他們的子孫攀上虞王的尾翼,當個潛邸之臣。

  “告訴他們,不要怕得罪權(quán)貴、讀書人,也不要在乎什么面皮?!?p>  “陛下才是大伙唯一的天,虞王是陛下的長孫,大明的未來?!?p>  “要想讓子子孫孫都享受這份尊榮,就得事先站好隊。就像他們當年毅然絕然,跟著皇帝離開郭子興一樣?!?p>  李祺領命離去后,李善長撫著胡子,樣子很是怡然。他是老了,可卻是老驥伏櫪,這把老骨頭,還是能為陛下盡忠,虞王效勞的。

  造勢!當年楊憲、胡惟庸,那個不是權(quán)傾朝野,歷居清級的重臣。老夫連他們都不懼,還能怕你們這幾根筆桿子?

  “一言不發(fā),一折不回!卻乾坤再握,坐看風云?!?p>  “上位啊上位!老臣對您的高瞻遠矚,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如此一來,皇帝、太子都得勁了,起哄的勛貴、儒門官員、學子日子就不好受了。至于在宗人府關(guān)著的那位,怕是要徹夜難眠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