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太孫朱雄英

第十八章 反目

大明太孫朱雄英 陳叔摯 2182 2022-06-11 00:02:00

  朱雄英的本章很快就得到了回復(fù),皇帝以“參奏不實”結(jié)案,并下詔虞王克日回京。朱樉也拍著胸脯向大侄子保證,今日之恩,必有所報。

  這不,朱樉還特意在秦王府備下了酒宴,將西安府的頭頭腦腦都請來作陪,給朱雄英,他的大侄子踐行。

  席間,朱樉還在諸官面前喚朱雄英為太孫,告誡諸官好生恭敬虞王殿下,不是誰都有機會與大明未來的儲君,把酒言歡的。

  現(xiàn)在他們把太孫溜須好了,將來也能奔個好前程,他秦王樂得秦藩的臣工,為大明朝添磚加瓦,絕不會攔著封地的臣工為君父盡忠。

  “仁臣孝子,盡事君父!我大哥后繼有人,大明朝萬萬年!”

  “太孫,你是嫡長子,將來當(dāng)了皇帝,可不要忘了,咱們叔侄的情分啊!”

  過河就沒有不濕鞋的,既然皇帝已然下了旨,那就是木已成舟,朱雄英這雙腿,就別想從爛泥灘里拔出來。

  所謂,朋比為奸,雙發(fā)各取所需,秦藩不遺余力的支持他上位,總不應(yīng)該只得一些遮掩,更應(yīng)該多點實惠。

  呵呵,人心不足蛇吞象,他這二叔想的夠遠的啦!都想到朱雄英登基之后的事了。真不知道他是高看了皇長孫的身份,還是對自己的秦藩太有信心。

  朱雄英知道,今兒在場的這些人,早就與他二叔沆瀣一氣,之所以在這種場合提出來。

  一來,是顯示其與東宮的親近,為統(tǒng)治秦藩張目。二來,是想人且百眾的逼朱雄英立城下之盟,有了這些人證,不怕他大侄子過河拆橋,卸磨殺驢。

  敢情這心眼,都讓他二叔長了!

  不,看看坐在他二叔身側(cè)的鄧氏,那得意洋洋的表情就知道了,這套路八成是出自這妖婦之手。

  行,給老子下套是吧,那就別怪侄兒我“開腔”了。

  與朱樉要碰一杯,朱雄英開口道:“二叔,來了這么多天,還沒見過二嬸呢!”

  “侄兒來的時候,皇祖母特意讓我稍帶來了一些釵環(huán)、綢緞?!?p>  “她就是身子不適,也得拜領(lǐng)娘娘的恩旨,讓侄兒見一見吧!”

  自馬皇后過世后,寧妃署理六宮事務(wù),無皇后之名,而行皇后之實。且不說朱雄英受他照料多年,就是朱樉等皇子在幼時也受她不少照拂。所以,甭管朱樉在外面怎么跋扈,對于寧妃的話,也是不敢違逆半分的。

  而朱樉的正妃王氏,乃是元齊王王保保之妹,名觀音奴。當(dāng)年將王氏指給朱樉為正妃,是朱元璋為了羈縻王保保的懷柔之策。

  雖然是政治上的聯(lián)姻,但朱元璋、馬皇后,亦或者寧妃,對這位恭謹(jǐn)守禮的秦王正妃,都是頗為喜愛,每每稱其諸王婦中的典范。

  三年了,朱樉進京兩次,兩次都帶來側(cè)妃-鄧氏回應(yīng)天,對外則說王氏染病,不宜舟車勞頓。到了西安,朱雄英才知道,敢情他二叔寵妾滅妻,把正妻給軟禁了。

  這段日子在秦王府,眼見著鄧氏以正妃自居,王氏則成了秦王府的禁忌。朱雄英心里對秦王妃則是莫名的同情,有種兔死狐悲之感。

  “你坐下,你只是個側(cè)妃,哪怕是死了,也沒資格跟我二叔躺進一個棺槨里?!?p>  鄧妃之父,寧河王-鄧愈,為人簡重慎密,智勇兼?zhèn)洌瑖?yán)于治軍,善撫降者,功勛卓著。早年間,李善長給他例數(shù)諸將時,常稱其賢能。

  雖然出身草莽,卻比那些士大夫要有胸襟,仗義,憐弱,是個好人。鄧愈幸虧是死的早,否則依著他的脾氣,非得把這喪門敗家的逆女,給活撕了不可。

  朱雄英突然翻臉,驚著的不僅是鄧氏及諸官,秦王-朱樉也一臉驚詫,不明白好端端的,干嘛提起王氏。

  “大侄子,你這!”

  朱樉這話還沒有說完,常森就從殿外,就王妃-王氏帶了進來。在一眾人等的見證之下,王氏將秦王、鄧氏的迫害,及他們干過的事,一五一十的公布于眾。

  尤其是朱樉曾派人制作皇后的服飾給鄧氏穿,又將自己房中的床做成五爪龍床。五爪龍乃天子專用,就憑這一條,足以坐他們夫婦一個“僭分無禮,陰謀造反”之罪。

  朱雄英隨即起身,從袖子中掏出一道圣旨。并喝令秦王等一眾秦藩、西安府官員,跪地聽旨。

  圣旨中,羅列了朱樉,虐待宮人,橫征暴斂,迫害封地屬民等三十一條大罪。稱其為罪王,不曉人事,蠢如禽獸。著即削去本兼各職,鎖拿京師,交宗人府議罪。

  側(cè)妃鄧氏,豺狼成性,近狎邪僻,著即鴆酒賜死。......,秦藩及西安府官員,無論官階品秩,一律羈押,就地審訊,查有實據(jù)者,依律罪加一等。

  “皇上還說了,你這個秦王當(dāng)?shù)筋^了。秦藩,從旨到之日起,由世子-朱尚炳代領(lǐng),王妃-王氏攝王府事務(wù)?!?p>  “二叔,你也別不服氣!你自己去西安城聽聽,老百姓是怎么咒罵我朱家的祖宗十八代的。”

  “不辦了你,天理難容!別說本王用不著你為助力,就算是搭上前途,朱雄英也得為那些冤死的人,討個公道!”

  呵呵,哈哈,哈哈.......朱樉笑的肚子都疼了。他大哥是何等的聰明人,可卻生了一個“趙括”,甚至連情況都沒搞清,就掏出了圣旨。

  且不說,秦王府的周圍駐扎王府三護衛(wèi),就單說這些官員,這圣旨一出,豈不是把他們都逼到自己這邊。

  這大明朝,有誰不知道皇帝懲治貪官的酷法,又有誰不懼?這些官員,除了死心塌地的保他,還有什么出路呢?

  “雄英??!不是二叔說你,在我秦藩之內(nèi),你一個人帶這么點護衛(wèi),拿著一道圣旨就想賜死你叔母?”

  話間,朱樉轉(zhuǎn)身對一眾官員言道:“諸位,本王無能??!三輔之地,匪患橫行,以至于虞王被匪徒所擄。”

  “本王要俱本進京,向陛下、太子請罪。還要盡起三輔之兵,救出本王的侄子!”

  在說這話的同時,朱樉大喝一聲,一隊隊秦府兵馬拿著刀劍,兇神惡煞的沖了進來。朱樉是作惡多端,可他也不是傻子,所以府中常年備有一千甲士護衛(wèi)。

  既然,鳳袍、龍床的事露了,皇帝又聽這個小孫子的話,非得為難自己的兒子。他就只有扣下這小子,封閉潼關(guān),擁兵自守了。

  在一眾官員的擁戴和效忠之聲中,朱樉端著長輩的架子,苦口婆心的說:“雄英??!你呀,以后就在王府呆著吧,二叔以后慢慢教你怎么敬老?!?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