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寫一本書,對我而言,是ending,也是start,是我漫長無聲的歲月印記——參差。閑來無事翻看了以前的筆記,都是百無聊賴的吐槽,忽然看到高一寫的《孤城》,細細研讀,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文筆竟大不如前,不知從何時起,開始關注別人的看法與目光,經(jīng)過包裝粉飾的文字占了十之八九,沒有感情,沒有共鳴。
?今天暫且不談感情。寫《孤城》的時候,正值除夕,學習告一段落,陪在父母身邊。除夕的夜晚,南方城市里煙火錦簇,滿地余燼。就像太多的東西,邂逅的意義,只存在于交會的篝火瞬間。
每次寫文章,就像一個世紀一樣漫長??赡墁F(xiàn)在回憶起來,只是三千弱水,彼時擁有的,在十幾年的生活里,只是寥寥數(shù)語。寫作一直是一件孤獨的事,孤獨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很多時候,執(zhí)筆投箸間,就忘是話語巫山,還是舉杯邀明月,像是閑敲棋子,一個人站在天涯海角,讓世間天光吻痛,那些人世的悲歡離合,像是天后,預示著無疾而終。
一直想把《孤城》改編成一本書叫《參差》,我想寫這樣一本書,那些文字埋在記憶深處,寫在心上,寫在輪回里,寫在灰燼中,寫在沉默和辯解之間。熙攘之后,相忘江湖。當我以后對小銀提起這本書,所有的語言都溫柔坦誠。我喜歡袒露內(nèi)心的情事,跌跌撞撞,關照自己;細細潛入,潤物無聲;我看過黎明初升的泰山日出;我見過海邊潮落雨停的寂靜,聞過夏日十二點工人修禊的艱辛;踏過雞犬相聞的桃花源。我想這便是書中所言的“修身”。
?我的內(nèi)心是想保持一種不踏人世間,疏離一切功名利祿,可是有心無力,我還是把自己變成了世俗的樣子,活著活著就有點討厭,明明那么向往安靜,為什么還要融入那么多人間煙火。明明沉默,為何要先開口指點江山,向并不在的流言蜚語。野心?功利?不知道。那些遺落在晚風中的故事,遺憾與知足,都成了夢里的年少青衫薄;
但是我也相信,所遇見的每一個人和看到的這個世界,只是為了讓我完成這一生的修行。那些猶豫不決的事,心里其實一開始就有了答案,而那些不確定的事,從來都是不經(jīng)意見決定的。但此去經(jīng)年,早已迷失與錯過,不是每段旅程都有勇氣回望,我忍不住回頭,卻看到她們的身影越來越長,長過嘆息,長過時光,然后一點一點離開當初的模樣,很多事情早已經(jīng)滄海桑田。
?你喜歡把紅酒喝出陳年舊事的味道,我喜歡香氣暗里著迷的偏執(zhí)。我們都突然有了一種陌生感,不熱衷,不冷漠。好像一瞬間干掉的泥土,不知何時才會長出新的綠色。
?相離不過是曲目更迭,而相遇是首歌:是秋風里冬天的味道,是花開成海一瀉三千里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