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715鬼節(jié)
21歲時七月鬼節(jié)的那一天,我給老媽做伴,這次我竟出了次意外煤氣中毒了。
這是一個更神奇的經歷和體驗呢?
因為暈過去了,那完全是跟那死去了的差不多,剛開始會有痛苦和不適,不過很快便被一種安逸的溫暖感給包圍住,我體內的惰性也在趁機撩撥,心想:
這么溫暖這么舒服,還是繼續(xù)睡吧,先睡好了再說……
由于中了毒,全身癱軟無力,并且惰性和溫暖也在拉扯著我的神經不讓我動,如果求生意志力稍微薄弱的話,就過去了,但是,這“過去”并不像我曾經想象的那么可怕痛苦和煎熬,反而是溫暖的舒適的甜膩的。
可能是我還陽壽未盡,忽然感覺頭頂上又有個什么東西敲了我一下下,我拼盡了全力挪動著從床上滾了下來,不知用了怎樣的力量爬到門前夠到門把扭開了門,之后身體就再沒知覺了。
不一會兒,我似乎又感覺到自己輕飄飄的毫無重量的浮在半空中。
我能看到我自己好像在云霧繚繞中飛翔,那種身輕如燕的喜悅感,逃脫感和如釋重負感,那個飄著的我甚至再也不想回去塵世間去了。
我就想永遠的身輕如燕下去。
但是好像沒多大會,我又被什么東西卷回到地上,結束了這場飛的感受。
于是我就有一種推理,或許死亡才是真的幸福真的歸宿?
活著的種種苦最后都是走向了死去的溫暖和充實感,因為這才是終于到家了。
但有些時候老天就愛跟我開這種玩笑,我死期日子沒到就是想去陰間過節(jié)也過不成,想死都死不成。
農歷7月15日就是陰間最大的節(jié)日—鬼節(jié),又稱中元節(jié)或盂蘭盆節(jié),是我國三大冥界重要節(jié)日之一。
陽間過七月半、陰間過鬼節(jié)。
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眾鬼們共度佳節(jié),并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愿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
因此,我國許多地方界時將舉辦祭祀、參佛、凈墓、回顧、賞花等活動以示慶祝。?
鬼節(jié)源于目蓮救母的故事:
“有目蓮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饑苦太甚。目蓮無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為說盂蘭盆經,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
據說當時目蓮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后見到他死去的母親,發(fā)現她受一群餓鬼折磨,目蓮想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
目蓮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蓮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
按照指示目蓮于農歷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
挨餓的母親終于得到了食物。
為了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我們現在所說的“鬼節(jié)”。?
上古時候這一天,人們會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臺。
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
施孤臺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
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fā)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臺上。
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
儀式是在一陣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
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鐘帶領座下眾僧誦念各種咒語和真言。
然后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復三次。
這種儀式叫“放焰口“。
由此可見,“鬼節(jié)”是因傳統(tǒng)美德的孝心而起的。
如今我國北方的人們仍然在這一天用燒紙錢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雖然祭祀方式簡單,但基本上保存了鬼節(jié)淳樸的意義。
因為血脈的召喚,感情的延伸,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提醒,都賦予了鬼節(jié)豐富的人文內涵。
即使年代不同了,燒去的禮物也不同了,但永遠捎不完活著的人對遠去親人無盡的綿綿哀思和深深的懷念。
但“不同年齡段的人對這個特殊的節(jié)日有著不同的感受,因為,未來的節(jié)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來,從朦朧到清晰,從思念到恐懼,從恐懼到坦然,想念過去人的時候,其實也在思著自己今天活的經歷、內容、方式和活的追求?!?p> 清代文人王凱泰曾有詩曰:“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描寫的便是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過鬼節(jié)的習俗。
七月十五,鬼門關大開之日。
不管是燒紙錢送祝福,還是捧雛菊寄哀思,或者互聯(lián)網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燈,今天活著的人一起思念過去的人,共同送去對先人的祝福,是人靈性的自發(fā),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
而且同時“活著的人要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不要愧對社會和朋友,不要愧對了已經永遠離去的親人。
因為,總有一天我們要和他們相見,到時候,你可以自豪地說,在人間是好漢,在陰間也要做鬼雄!”
每年7月15我們村家家戶戶都要做好豐盛的一桌飯菜后,然后面對著先人們的基地連叫三聲叫先人們都回家來吃飯……
等過了十來分鐘估計先人們吃的差不多了,然后跟他們上茶,其實茶水就倒在了地上,我們就一本正經地認為他們回家吃過了,然后我們才上桌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