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諺深深吸口氣,收斂起內(nèi)心感傷,目光飽含慈愛。
“旭兒,你祖父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大哥王皓,字悅和……”
“父親,我不明白大家為什么要取字,直接喊姓名不行么?!蓖跣褚苫蟮貑枴?p> 王諺笑著看看他,耐心解釋道:“字和名都用于別人稱呼,但有學識和身份的人,稱謂要有禮法,稱呼別人的字是表達尊重和親近,唯有戰(zhàn)場點將,亦或樹立威嚴才叫別人姓名。
字的另一個作用是與名互為表里,對名進行補充解釋,禮記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便是指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后要取字,女子十五歲行笄禮后也要取字。
不過普通人家很少取字,女子就更少,哪怕官宦人家的女子,若非特別出眾,通常都沒有取字,也因為這個原因,取字有很多講究?!?p> 王諺捋捋胡須,面露微笑。
“一種是同義反復,例如為父姓王名諺,字公直,諺是直語的意思,與公直相近,代表你祖父希望我心胸坦蕩、剛直不阿。你徐伯,本名徐瑞,字昭祥,瑞和祥都是吉兆。戰(zhàn)國名士屈平,字原,廣闊的平就是原。
另一種是反義相對,便是說字的意思與名相反,例如你三叔父王謙的兒子王飛,因為單獨一個飛過于張揚,你叔父準備等他成年后取字為子潛。最后一種是連義推想,例如你伯父王皓,字悅和,便是取自聯(lián)想,太皓悅和、雷聲乃發(fā)?!?p> 一口氣解釋這么多,王諺低頭看著王旭。
“我講的這些話,你可明白什么意思?”
“孩兒有偷偷看書認字,父親講得這么詳細,孩兒能夠聽懂?!?p> 王旭順口找個理由搪塞,心里默默思量。
趙云,字子龍,應該是聯(lián)想到云從龍。關(guān)羽,字云長,應該是由羽毛聯(lián)想浮云,這是連義推想。
諸葛亮,字孔明,亮與明是同義反復。
宋朝大儒朱熹,字元晦,熹是火亮,晦指晦暗,剛好反義。
嘿!這些古人取字竟然這么講究?
哎!我現(xiàn)在也是個古人……
王諺不知道他有這么多想法,聽說他偷偷看書識字,驚得睜大眼睛。
“旭兒什么時候開始偷偷識字?”
眼見他神游天外,不由皺眉追問:“旭兒在發(fā)什么愣?”
“嗯?噢!沒有,父親,我就是覺得很有趣!”王旭故作神秘地看看王諺,低聲接道:“告訴父親個秘密,我不但能認字,而且已經(jīng)認識數(shù)千字,這事兒誰都不知道。”
“什么?”王諺驚得無以復加?!澳阏J識數(shù)千字?怎么不給為父說?”
王旭虎頭虎腦地望著王諺,大眼睛猛眨,又摸摸自己的頭,裝出很煩惱的樣子。
“我平日喜歡叫徐伯念書給我聽,待他念完,我只要翻看一遍就能記住,但徐伯總說要等我長大才能學會讀書,而且要有老師教,所以我不敢說……父親,你說我是不是怪物?”
看他擔驚受怕的模樣,王諺心疼壞了,瞪著眼睛道:“誰說你是怪物,你是太聰明,過目不忘,不是凡夫俗子能比,別胡思亂想?!?p> “我一直都怕別人說我是怪物,我真的不是怪物么?”王旭裝模作樣地問。
王諺急道:“你是天賦異稟,怎么是怪物,哪個敢說你是怪物,為父這把寶劍就不認人。”
眼看這么容易就過關(guān),王旭心里暗暗松口氣,很快又故作羞澀扭捏。
“父親,孩兒只是記憶力稍微好點,哪有什么天賦異稟,我族文化博大精深,區(qū)區(qū)幾千字僅得皮毛罷了!”
“好!好個博大精深!好個僅得皮毛!我兒將來的文才定然冠絕當代!”
王諺激動到難以自制,眼睛彷如看到國寶般閃亮。
自家人知自家事,王旭很清楚自己是冒牌貨,多過幾年就要現(xiàn)原形,當下趕緊轉(zhuǎn)移話題:“父親,不說這些,你再給我說說家族的事吧?!?p> “好,好,好,為父這就給你一一講來?!?p> 王諺寵溺地抱緊他。
“剛說到你伯父王皓,嗯……他有一兒一女,長子王凱,就是你從兄,大你五歲,長女王月,大你一歲,他們經(jīng)常拉著你玩,你應該都知道吧,你上次不還戲弄你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