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末之?;梳绕?/h2>

第四十四章 登島

明末之海皇崛起 藤悠1987 2238 2022-01-05 21:34:33

  這場持續(xù)了一天的風暴同樣波及了趙震的坐船,不過幸好他們是向東行駛,只處于風暴的邊緣,所以沒有收到太大的影響。

  趙震站在甲板上指揮時,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征召來的登州遼民有一個好處,他們?nèi)坑兄珊=?jīng)驗,而且大多是乘坐簡陋的漁船來的山東,有人甚至最初抱著根木頭就下了海。

  所以在風浪之中,這些人擁有足夠的冷靜。

  經(jīng)過十二年的苦難折磨,遼東人對生死看得已十分平淡,除了扛不住的饑餓以及令人聞風喪膽的后金人,似乎沒有太多能使他們恐懼的東西。

  雖然在風暴中沒法撐帆,但是沿山東北部向東,直達成山角的黃海沿岸流還是推著沙船飛速前進,當眾人登上荷衣島時,只不過用了四天功夫。

  李叔這些年從皮島、獐子島,再到廣鹿島、大小長山島,幾乎走遍了遼東海面上大大小小的島嶼,但是第一眼看見荷衣島的外貌還是有一些驚詫。

  南北有山,可絕風暴,山間有水,土地肥沃,此時山東都已近秋涼,這島上依舊柳綠花紅。

  “大個子,你選定了這個地方,可是再不打算回陸上了?”李叔低聲問著趙震,夜不收的基本工作就是為大軍尋找扎營的地方,在他看來,這個島嶼足夠容納五千士卒。

  趙震踏了踏腳下堅實的地面,突然爽朗地笑道:“陸上繁華富庶,戶口百萬,但人人欺我辱我。這島上荒涼,如今雖只有我們丁口三百,但是個個都是兄弟姐妹。不知叔叔想住在哪里?”

  趙震的聲音很大,陸續(xù)登島的百姓也都聽得清清楚楚,大家心中本有些對島上荒涼的失落,也慢慢轉化成對新生活的期望。

  是啊,這些年從遼東到登州,他們不是敵人的兵鋒前,就是在官兵的皮鞭下,此時任這海風吹拂,心中不禁陡然一松。

  雖然此處是異國偏邦,趙震也絲毫不馬虎,帶島上人來齊,就組織大家成群站好。

  從船上搬出在登州采買的土地神像,放置在荷衣島灘頭,把早準備好的燒豬、烤羊、烀牛頭擺在紅綢子上。

  趙震站在前頭,高高將三只粗香舉過頭頂,對著慈祥的土地公公鞠了三躬。

  “五行土地厚,三方地道深。人生土是根,命存地為本。我登州三百遼民,家鄉(xiāng)被奪,異地難安,特于茫茫大海中為我華夏開新土,求得幸福安康。吾與此二百七十五名來島新民相約,如彼不棄,吾必不使一人,勞而無所得,善而被人欺,幼無所恤,老無所養(yǎng)?;侍旌笸?,實所共鑒?!?p>  念完祝詞,趙震跪在地上,把香插在泥像面前,重重叩下三個響頭,隨后又讓李老漢和吳大彪子上前插了香。

  土地崇拜完全稱得上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信仰,此時的百姓對于鬼神之事更是敬重非凡,看著東家一副虔誠的模樣,新島民的心漸漸安了下來。

  不過他們并沒有安定多久,就被趙震帶著陳家水手趕下了海,準確說是海鹽浴場,這些新島民雖說征召的標準是沒有病,但是以趙震的看法,自己帶來的完全是寄生蟲群。

  男人們自有趙震帶著,女人們則統(tǒng)一交給丫頭管理,足足在海里泡了小半個時辰,人們才被允許上岸。

  不過也有好事發(fā)生,上岸的人們都會領到為他們準備的嶄新衣褲,男式的統(tǒng)一為黑色,女式的統(tǒng)一為青色。為了防止感冒,每人還有一碗熱熱的姜湯。

  孩子們因為在海灘上快樂地玩耍,女人們則因為調(diào)換更適合自己尺碼的新衣不斷爭吵,不過男人早早被叫到了一處,分配出了他們最新的任務——蓋糧囤。

  不似在務安府般的木制糧囤,而是完全仿照大明常平倉,所用的紅磚都是趙震從登州運過來的。

  古代大多建筑用的都是青磚,一是硬度高、二是抗風化,三還附和中國老百姓的審美觀,但是偏偏要多一道水冷工序。

  趙震不要求什么千年不腐,索性一口氣買了近萬塊價格更低的紅磚,這一下就占了大半船額。

  在距離冬天只有兩個月的時候,一切都必須壓縮時間,雖然荷衣島的緯度相當于淮北,但是在小冰河期的今天,若是沒有轉屋子,凍死人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東家,你這糧囤建的也太大了吧,就這么一座便能裝進千擔糧食?。 ?p>  荷衣島北邊一處背風向陽的山坡上,胡瓦匠瞅著趙震遞過來的樣式圖皺著眉道。

  這島雖然大,但就算是都種上糧食,胡瓦匠也不覺著用得上一個千石糧倉。

  “就按這個建,而且要建兩座,過上一個月至少有千石糧食運過來,那可是咱們過冬的口糧!”

  趙震斬釘截鐵地說道,拜神、統(tǒng)一服裝都是他凝聚人心的手段,但若是正要島上人安心,最重要的還是糧食。

  胡瓦匠聽見糧多心里自然換喜,但是聽到一個月工期,又唑起了牙花子:“半個月太緊了,東家那你把島上的男丁都叫過來幫忙?!?p>  “嗯,這兩個月他們都歸你指揮,等建完這糧倉,還得趕緊給大家建房子。怎么著也得夠能裝下五百人的,還需要多少磚你統(tǒng)計出個數(shù)來,我好趕在十一月前買回來?!?p>  這瓦匠是李叔隆重推薦的,據(jù)說曾在皮島給毛文龍、陳繼盛等人蓋過府邸,如今雖然年歲大了,但是經(jīng)驗非常老道。趙震畢竟沒學過建筑,所以更希望能得到這種專業(yè)人才的意見。

  老瓦匠琢磨了片刻,突然抬頭對趙震說:“若是怕磚不夠,那咱們就建地窨子吧?!?p>  “地窨子?”趙震不知那是何物。

  “建奴當日沒反時,通常會在村中建這種地窨子,他們稱之為胡日布。就是在地下挖三四尺深的長方形坑,再在坑內(nèi)立起房柱和檀椽,唯有房頂和土地見的部分用土墻封堵。若是如此,咱們就能省下一半的磚!”胡瓦匠得意的說道,這世上就沒有不愛省錢的東家。

  趙震初時確實歡喜,但很快又補充問道:“那冬日雪后,屋中豈不都是寒氣?”

  “東家,來這島上的都是苦命人,有片瓦遮頭都是天大的造化,哪還顧得上什么寒氣?!焙呓巢灰詾槿坏氐馈?p>  趙震琢磨了半天,也始終放不下這省掉二分之一磚的誘惑,但想了半天還是問道:“老胡,你可會砌火炕?”

  “啥,砌火炕,那自然是會,不過那玩意可都是給地主老爺們砌的,我們這些苦哈哈哪用得上!”胡瓦匠驚道。

  趙震輕聲笑道:“老胡,放心吧,到了這島上,咱們以后的日子那些地主老財未必趕得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