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太祖的封賞大典
“不過都已經(jīng)說到了誠意伯劉伯溫,那么咱們就順帶的說一說這明初最為盛大的一次慶典。
明太祖朱元璋的封賞大典!
作為一代布衣皇帝,雖然很多人乃至史書將他的出身和當年的崖山海戰(zhàn)扯上了關(guān)系,但不管如何都阻擋不了對他的傳奇。
而當明太祖真正曾為一個傳奇的時候,他也自然要給自己麾下的眾將愛將給予封賞。
那么封賞大典,就真的只是論功行賞么?
有一句話說得好啊,這江湖不是打打殺殺,這江湖是人情世故。
而朱元璋的封賞大典就充滿了人情世故。
朱元璋的封賞之中,將傳統(tǒng)的爵位劃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變成了公爵,侯爵,伯爵三等。
并成功的封賞了六公,二十八侯,二伯爵攻擊三十六人。
關(guān)于這個封賞上面,其實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打算,而且還出現(xiàn)過很多的故事,最基本的應(yīng)該就是劉邦封賞大發(fā)愁,張良獻計賞雍齒的事情。
作為和朱元璋很有幾分相像的劉邦都在分封這上面煞是頭疼,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畢竟這種事情不能靠任何臣子的出謀劃策,真正的封賞只能是自己處理。
所幸兩人都是情商超高的皇帝,尤其是朱元璋,針對他的封賞,我一直覺得這簡直就是各朝各代人情世故的典范了。
首先說六公,分別是李善長,徐達,常遇春之子常茂,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還有馮勝鄧愈兩個人。
墊底的伯爵也是兩個文臣了,誠信伯劉伯溫加上汪廣洋兩個人。
而人數(shù)最多的侯爵那就很是精彩了,先說明單依次是:
湯和,唐勝宗,陸仲亨,周德興,華云龍,顧時,耿炳文,陳德,郭興,王志,鄭遇春,費聚,吳良,吳禎,趙庸,廖永忠,俞通源,華高,楊璟,康鐸,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韓政,黃彬,曹良臣,梅思祖還有最后的陸聚!
關(guān)于這個名單朱元璋給出來的解釋是,皆朕所自定,至公而無私。
當然了,這話你聽聽就算了,你要是真的相信了你才是真的傻子了。
朱元璋麾下的眾多將校謀士基本上也就是三大類的。
其中第一就是濠州紅巾軍舊部了。
第二類是渡過長江攻打南京之時的水軍大將。
第三類就是在進入南京有了真正的根據(jù)地之后各路歸順將領(lǐng)了。
這濠州紅巾軍舊部基本上就是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純粹嫡系了。
不過他也有兩個分支,其中一個就是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淮西二十四將,就是所謂的那人杰地靈的小鳳陽了。
這是最早跟著朱元璋脫離郭子興自己干天下的老兄弟了。
這二十四個人除了不幸戰(zhàn)死的,和連戰(zhàn)事的本事都沒有的無能之輩外,剩下的一共有十五個人進入了封爵之中。
這比例說實話不得不說一句人杰地靈了。
但如果細分的話要知道一點那就是這里面只有徐達混到了公爵之中,而剩下的十四個人則是以湯和為首的那十四個侯爵。
不過正所謂寧當雞頭不當鳳尾,這他們混到了侯爵之中卻也是這侯爵之中最為靠前的那十四個。
從湯和開始直接到吳禎結(jié)束,包攬了第二梯隊前十四名。
而這十四個人也很有意思,他們的排序特別干脆,什么功勞過失,什么遠近親疏全都是胡扯蛋。
這十四個人就是按照加入前后排序的,換句話說憑資歷!
這就是一種智慧了,因為你如果論功勞也好論能力也好,這些人或許比如湯和那是沒有什么問題的,可其他人可就不是那么好算計了。
所以干脆一點全都是按照資歷算賬,大家誰也別吭聲,老老實實在這里帶著。
而這濠州紅巾軍舊部的另一脈勢力就很厲害了,那就是在朱元璋勉強創(chuàng)業(yè)之后,也就是攻占滁州之后陸續(xù)投降他的那些人。
這個時候朱元璋算不上正式開始創(chuàng)業(yè),只能說是草創(chuàng)階段,而他們也算是真正的嫡系了。
也就是因為這些人的投靠朱元璋從一個淮西二十四將變成了一個用兵數(shù)萬的小諸侯。
這一批人人數(shù)眾多,但是封爵里面卻是只有六個人罷了。
請注意不要覺得這個人數(shù)很少,你要知道這六個人里面,有五個都是公爵,只有楊璟一個被扔到了侯爵里面。
就以這個二次比例來說,這不是一般的高。
常茂代表著的是常遇春這自不用多說了,也就是說李善長,常遇春,李文忠,鄧愈,馮勝五個公爵全都是出自這里。
而這里面就體現(xiàn)了朱元璋的政治藝術(shù)了。
相比較于侯爵的前十四名在論資排輩之外,朱元璋對于這五個人是有著自己的考慮的。
首先就是和漢朝太祖高皇帝劉邦一樣,他麾下有大總管蕭何位列前茅,那么作為朱元璋的大管家錢串子李善長。
雖然這家伙只會數(shù)錢,但這玩意重要啊。
所以(宣)韓國公李善長也就成為了朱元璋麾下當仁不讓的第一功臣位列徐達之上。
?。ㄐ牛┪簢爝_作為淮西二十四將又是朱元璋的第一名將他自然是緊隨其后。
而后面的幾個人先說曹國公李文忠,他是朱元璋的外甥還是養(yǎng)子,不僅如此他也的確是戰(zhàn)功赫赫這無需多說。
這個他封為公爵是沒有人會有意見的。
那么剩下的三個人,常遇春,鄧愈,馮勝又是因為什么?
說實話這里面恐怕普通人知道的最多的就是常遇春了,剩下的那兩個人估計在民間的聲望還不如侯爵第一人的湯和了。
可是他們是怎么混到了公爵之中。
常遇春是猛將可這并不是他成為公爵的原因,他們的出身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還是那句話功勞大小放一邊,這個東西很難去評價功勞大小,就說他們?nèi)齻€人的資格。
常遇春當年是叱咤一方的山賊,手中都是一群亡命悍勇之輩,而鄧愈馮勝兩個人更是地方小勢力了。
這三個人早年率眾投奔朱元璋的,而且還是朱元璋幾乎算是毛都沒有的時候。
說道這里了,你還沒明白么?
如果還沒明白,那么我再說的直白點!
帶資進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