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世事如棋,人海茫茫,是必然,也是偶然,冥冥之中有一種叫做緣分的東西。這種緣分沒有人能揮之而去,它可能是五百年的回眸才換來的,也可能只是開始于一次美麗的誤會。你相信緣分的存在嗎?)
睡在我床鋪對面的同學叫馬東。
整個班上也就兩個同學姓馬,一個是我,一個自然就是馬東。不過,我們倆都在場的時候,班里的同學都喜歡稱呼我為小馬,稱呼馬東為大馬,這是為什么呢?
這個還得從發(fā)生在語文課堂上的一件事情說起。
我們的語文老師叫牛國文,一聽他的名字就給人一種國文牛哄哄的感覺,正所謂名如其人,這用來形容他,那真是再恰如其分不過了。絕大多數(shù)老師都只是把老師當成一個賺錢養(yǎng)家的職業(yè),可牛老師卻完全不一樣。首先,他才華橫溢,出口成章,非常熱愛學問本身。自七歲起,他便日日不輟,廣泛學習國學經(jīng)典,經(jīng)史子集均有涉獵,詩詞歌賦信手拈來。在我們這些學生眼里,他就是位名副其實的大學者。其次,他對我們這些學生要求極嚴。所謂嚴師出高徒,只要是他教過的經(jīng)典文章,都必須倒背如流。不過,如果我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他又會不計成本地反復指導,直到我們完全掌握。
關鍵的是,他好像是課堂魔法師,只要一上課,無論我們多少疲憊,他總能立刻調(diào)動起我們的學習情緒。所以,大家都很喜歡上他的語文課。
那一次,牛老師邁著輕快的步伐,走進教室,給我們上復習課。他略帶興奮地道:
“昨日,我輕輕地走,不帶走一絲離愁;今日,我輕輕地來,卻是滿懷柔思。我親愛的同學們,我真是想死你們了!“
牛老師睜大眼睛,嘴角上揚,夸張的表情引得大家一陣哄笑。大家都放松下來后,牛老師停了片刻,等笑聲停止,然后略帶嚴肅地道:
“在正式上課之前,我要和你們討論一個話題:為什么女人永遠是對的?請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平時不愛發(fā)言的我們受到輕松氛圍的感染,個個都踴躍舉手,首先發(fā)言的是我們班四大丑女之一金博楚。金博楚,人送外號“鬼見愁“,雖然她的身材不錯,但卻長了一雙人見人怕的斗雞眼,真是背面傾國傾城,正面憂國憂民。
她眼睛一斜,一副要用眼睛吃人的樣子,接著她緩緩地站起來,認真地說道:
“各位同學,作為一個女人,啊不,糾正一下!作為一位女生,我想我還是比較有發(fā)言權(quán)的。女人永遠是對的,這是一個經(jīng)過歷史檢驗和生活實踐得出的正確結(jié)論。
首先,在以往與敵人的斗爭中,被捕叛變的基本都是男性,而女性基本沒有什么變節(jié)者。從這個歷史角度看,女性無論對待信仰、友誼、還是愛情,在關鍵時刻都比男人靠得住,更值得信任。
其次,在生活上,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往往會有一個偉大的女人。就拿我家來說吧,如果說我爸現(xiàn)在算是一個成功人士,那里面至少有百分之八十是我媽的功勞。
記得有一次我問我媽:媽,你用什么辦法讓我爸變得如此成功的?我媽說:這還不簡單,我是先從床上讓他變得成功的。
當時,我錯愕地看著我媽,她不急不慢地解釋道:冬天的一大早,我把你爸的被子直接一掀,然后咔咔揣他兩腳,你爸就到床底下去了,接著他一骨碌地從地上爬起來去上班。你想,這大冬天的,他還能這么早起,他這樣能不成功嗎?”
金博楚一說完,大家一陣騷動,個個都樂開了。很顯然,牛老師對她的表述相當滿意,他表揚地說:
“金同學,你說得有理有據(jù),你真是太優(yōu)秀了!同學們,給金同學鼓鼓掌!“
一陣熱烈的掌聲過后,牛老師繼續(xù)說:
”還有哪位同學想來談談自己的高見?”
膚白腿長的班花梅無雙嚯起站了起來,她朝金博楚的方向看一看,口齒清楚地說道:
“金同學的講話真是精彩!不過,女人永遠是對的,對于這個觀點我還有幾點要補充。
首先,這并不是什么現(xiàn)代時髦的觀點,自從有了陰陽,我們的老祖宗就一直認同這個觀點。
其次,它不僅適用于我們中國,也適用于西方,可以說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我為什么這么說呢?吃喝拉撒人生四件大事,其中兩件都和上廁所有關。不知道大家注意到?jīng)]有,從全世界的范圍來看,一般都是男廁在左,女廁在右,這與我們老祖宗男左女右的智慧簡直不謀而合,而在英語中,‘右’這個字就是right,而right又有正確之意。所以,當我們在處理人生兩件大事時,廁所總在提醒我們:Men to the left because women are always right,男人靠左邊站,因為女人永遠是對的?!?p> 梅無雙說完,然后突然揚起自己精致的臉龐,一臉害羞地接著說:
“最后,我要說的是,顏值即正義,女人永遠是對的!”
教室里又是一陣騷動,很多男生都在偷偷地竊笑。牛老師點了點頭,滿意地道:
“梅同學,你現(xiàn)身說法,用事實說話,真是太棒了!大家給梅同學鼓掌!”
啪啪啪!又是一陣掌聲。
掌聲過后,牛老師聲調(diào)抑揚頓挫地說道:
“同學們,不管你認不認同今天談論的這個觀點,我都希望你們能記住它,并在生活里好好地實踐它,尤其是在座的男同學,因為它代表了一種生活智慧。按照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來解釋,一種人認為女人永遠是對的,而另一種人則不這么認為,這導致的直接后果是,后一種人滅絕了,因為沒有女人愿意嫁給他們!我想在座的男生都不想打光棍吧!通過今天討論的話題,希望大家能明白老師的一點苦心,祝大家在未來的生活道路上能少走彎路,找到自己的幸福!”
啪啪啪!這次,同學們不約自主地鼓起了掌,為能有這么好的老師而感到自豪。牛老師伸開雙臂,擺了擺手,接著說:
“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正式上課!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剛才梅同學在論述自己觀點的時候,使用了三段式的論述結(jié)構(gòu):首先,其次,最后!這個論述方法可以讓結(jié)構(gòu)清晰,邏輯清楚,非常值得大家借鑒學習。
三,這個字在中國文化里有著特殊的意義。在道教中,有天地人三才,精氣神三寶,無始、靈寶、道德天尊,三清圣祖;在儒家中,有君親師三尊,天地泰三皇;在佛教中,則有佛法僧三寶,戒定慧三學。老子說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而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他還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梢哉f,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三無處不在。
可為什么是三呢?因為三代表了萬事萬物發(fā)展都要經(jīng)過三個階段。
在上一課里,我們談到了國學大師王國維論人生做學問的三個境界,也是三,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哪位同學來給我說說這三個境界?這次我就點名,馬東,你來說說!”
或許我還沉浸在之前關于女人話題的討論中,又或許我一時走神,竟以為牛老師是在叫我發(fā)言,我像個彈簧似的,猛地從座位上蹦起來,大聲地答道:
“王國維先生的人生三境界是出自他的著作《人間詞話》。第一個境界:昨夜色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它說的是‘立’:人生無論做什么,首先要樹立目標,比如成為一個小說家。這個目標可能很難實現(xiàn),也可能不切實際,所以在求索的過程中,必然會有孤獨而迷茫,不知前路在哪的感受,這第一個境界說的就是這種狀態(tài)。
第二個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它說的是‘守’:人生目標既然已經(jīng)樹立,可實現(xiàn)起來卻很困難,是放棄還堅持,這是個問題,人生永遠是道選擇題。可是,但凡人生的真正勇士,都會選擇忘我奮斗,執(zhí)著地追求到底,永不言棄,這是第二個境界告訴我們的。
第三個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它說的是'得’:經(jīng)過無次數(shù)的嘗試,無數(shù)次的跌倒,在接近放棄的時候,柳暗花明又一村,終于摘到了日日夜夜用血汗?jié)补嗟娜松r花,這是第三個境界?!?p> 我對自己的表現(xiàn)還算認可,正滿心期待著牛老師的表場,可牛老師卻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驚詫地說:
”嗯,不錯!不過,我剛才不是在叫馬通,而是叫馬東!“
這時,所有的同學都哈哈大笑,我悻悻地坐下,羞得真想撞南墻。
”通“和”東“兩個字押韻,這都是這兩個字惹的禍。從此,班里便有了大馬小馬的二馬之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