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小世

文化的孩子

小世 四層的塔 2251 2021-09-27 16:00:00

  小時候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家境要比我差很多。

  父親是一個礦場的司機,媽媽是一個醫(yī)院的護士。

  生活水平塑造了他穿著的很普通,但也因為普通更愿意讓我接近。

  只不過如今再讓我接近他,我卻總覺得,他的身上透著種小時候,爸媽不愿意讓我窺見的無奈。

  那個時候我還很小,父母屬于那種月薪收入可以相當于別人一年的工資狀態(tài)。

  家庭當然是沒有什么后顧之憂。

  我們住在鎮(zhèn)子旁邊的一個景區(qū)里。

  爸爸常年在景區(qū)里繪畫,媽媽常年在景區(qū)里編寫程序。

  我的學校就在那個景區(qū)里。

  學校老師是一個不胖不瘦,戴著眼鏡,一天到晚都喜歡和顏悅色給我們講道理的溫和派老師。

  而我的那個朋友就是景區(qū)里的一部分。

  他是那種祖上不知什么想不開,跑到了深山里謀發(fā)展,避災禍的類型。

  而傳到了他這里,災禍是肯定不用避了,倒成了發(fā)展是發(fā)展不起來。

  我們那個景區(qū),物資并不匱乏,匱乏的是商品類型。

  買賣筆記本電腦近乎不會讓你看到店鋪,更不用說想要整天拿著手機帶著耳塞,玩游戲聽歌。

  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這里的人們接觸現(xiàn)實世界的時間遠遠落后了我三年半有余。

  而就在這三年半里,我的這個朋友來到了我的身邊。

  那天他在掃地,我在教室里吃著媽媽給我做的便當,聽著手機里的音樂。

  可能是愛德華的某手情歌,英語唱的,雖說聽不懂,也很有情感。

  而他興許時聽到了,或者是看到了我在角落里的高興勁頭。

  湊過來,看我究竟因為什么那么興奮。

  而后就會一直纏著我纏著我想要看看手機究竟是什么東西。

  自此我倆就混到了一塊兒。

  白天他總是陪著我討論分析哪首歌歌詞的情感更符合什么情景,可以像是故事那樣唱出來些什么。

  而到了晚上,他就自己抱著學校的音樂書,翻看學習音樂這種他曾經(jīng)可能都不覺得稀奇的玩意兒。

  可以想象,他到那時候為止,所聽到的最接近音樂的東西就是上課鈴,下課鈴。

  或許這就是他喜歡音樂的原因,因為他的生活中匱乏著這種東西。

  再后來三年半的時間結(jié)束了。

  我的那部手機也差不多到了更新?lián)Q代的時候,而景區(qū)里也第一次有了同學可以用上老舊的智能手機。

  那時候我那個朋友是多么著迷,我聽說他每天都會纏著自己的爸爸,想要買一個那樣的東西。

  毫無意外,那個中年人不會覺得有什么必要。

  因為一個手機就是他一個月的工資。

  他還指望著自己的工作可以勉強維持生活的運行,以后需要讓孩子進一所好大學,上一個好中學,甚至于在工作問題上指望這些錢謀路子。

  所以差不多又是過了一年,他一直沒有買到手機。

  但是我已經(jīng)離開了那個景區(qū)。

  景區(qū)里面沒有高中,媽媽說一些重點的知識,最好能在更專業(yè)的高中里學習。

  那可不是跟著網(wǎng)絡課程,有幾場湊合的考試所能應付的。

  所以我離開了景區(qū)。

  三年的時間一直在一個大城市里。

  我的那個朋友因為沒有手機,一直不可能和我聯(lián)系。

  但是我們時常寫信,心里他說他爸媽決定會給他買手機了。

  但是得在大學的時候。

  他說還可以等等,因為大學就只剩兩年半左右了。

  于是我為他高興,希望我的那個舊手機一樣可以滿足他聽音樂的需要。

  我聽說盡管是這樣,他還是特別努力的學習音樂。

  就是沒有書籍,沒有更專業(yè)的音樂資料,也沒有學習音樂的器材和可以交流感想的人。

  可以理解那種孤獨。

  而我卻一直生活在一種隨意滿足各種喜好的日子里。

  白天在學校里上課,晚上在自己的臥室里挑燈夜讀。

  我買到了很多的書,大多都是學術(shù)類型的。

  每一本的售價相當于一個工人一天的生活費。

  而我一次就要買個三十幾本。

  這些東西我都會在兩個月時間里看完。

  而后去尋找相關的實驗器材,完成書籍中所講述的物理實驗或者生物實驗。

  為此我的房子里有一個專門用于實驗的屋子,而隔壁有一個收藏實驗材料的屋子。

  一般孩子覺得稀奇的磁鐵,或者他們從不愿意看到的顯微鏡。

  以及同學們特別眼饞的太空望遠鏡都在這里擺放著。

  高中的三年對我來說就是這樣,無疑變得多姿多彩。

  白天的課程,晚上的半專業(yè)觀察,我發(fā)覺自己竟然和課本中的那些大人物們走到了一起。

  思想的邏輯有時候可以高度重合。

  這或許不是同學們能理解的,因為他們很少有機會親身體驗,學者探究的過程。

  于是高中結(jié)束了。

  大學成績就要到來的時候,我回到了那個景區(qū)。

  我的朋友也從函授課程里結(jié)束了三年的生活。

  他的學歷當時可能比我多出來那么一點。

  具體的我記不清了,總之在學業(yè)努力上,他確實是比我下了更多的功夫。

  據(jù)說為了弄明白一些英語單詞的發(fā)音,他需要去尋找一些英語歌詞里面的相關片段。

  那可真是難為他了。

  而大學學歷,我們就這樣子取得了。

  而他的手機就這樣子到來了。

  后來很長時間我們都沒有再聯(lián)系。

  是不知道對方在哪里,也或許是已經(jīng)沒了共同的語言。

  他對于音樂,對于聲音依然特別敏感。

  而我對于物理學,對于生物學也是一如既往地堅持。

  最后去了研究所里工作。

  而他可能是去了某個學校當音樂老師。

  再后來是前一段時間,當我們又一次見面的時候是在他的家里。

  那里很整潔,完全不像是我們想象的那種音樂家的家里。

  但是我也沒有看到他購買更多的書籍?;蛘哒f是音樂的器材,甚至于盜版光碟都沒有看到。

  對于國外的歌,他所知道的也已經(jīng)不是多少。

  他說沒有那么多的錢,全部的資源都得用于生活。

  我想或許可以理解,但是確實挺為那個我曾經(jīng)認為的天才而難過。

  他確實很厲害。

  至少是小學一年級就可以第一個認識了全部的音樂節(jié)拍,而且自己一個人寫出了一首只用易拉罐就可以敲出來的動聽曲子。

  但是走到今天似乎就只剩下空乏的熱愛,而沒有了生長的環(huán)境。

  當他對于音樂的需求最敏感的時候沒有收獲養(yǎng)料,在需要爆發(fā)創(chuàng)意的時候只有空乏無味,到了工作的時候只有走向生活。

  這過程里,我看到他那個老爸似乎就是這樣期待的。

  到了長大只需要工作。

  沒有藝術(shù)家的浪漫,只有成年人的責任。

  而我,或許應該慶幸,自己一路走來,有那么多的玩具。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