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山上種田那些年

第三章 閑事

山上種田那些年 萬物皆可種 2186 2021-09-12 19:30:00

  百金江在這一段不算多寬闊,很快便被一行人乘坐快舟渡過。

  陳嶼上了岸,發(fā)現(xiàn)邊上已經(jīng)有人踩著錯落的石頭向上攀爬而去。

  “這條路太難走了,還得往里挖。”

  有人抱怨兩句,拉著自家妻子一步深一步淺地走上去。

  這里本是一處底緩灘涂,靠近一面崖壁,后來飛舟客選了這地方接送游人,便開了這條石頭路。

  實際上也算不上路,挖了條淺溝,放了一堆大大小小的石頭隨意摞著,好讓來人不必再花大力氣去爬那面陡峭巖壁。

  路況確實很差,好在對陳嶼而言不算什么,他跟在眾人身后,輕松上了緩坡。

  旁邊,幾個船夫打扮的漢子靠在一起正提著布袋向人群收取銀錢。

  先上岸,再交錢。

  不得不說,僅是這一點就比四十里外渡口上的船幫好太多。

  陳嶼沒去想萬一交不了錢怎么辦,他掏出一把銅子,交給了對方,然后朝邊上一人問了方向,便背著自己的包袱快步離開。

  過了百金江,再往北還有兩個縣,越過去后便到了平城。

  西州多川河,且險灘溺流極多,這段路上除了身后濤聲依舊的百金江外,還有三條大河橫亙。

  都是瀾滄江的支流。

  ……

  “推下去!”

  “把他們一起燒了!”

  “呸!”

  “畜牲啊!你怎么就那么自私!”

  村口,一群人堵作一團。

  陳嶼立在外邊兒,對這個名為勝魚的村子里所發(fā)生的事并無多少好奇,只是他還是靠近了幾步。

  打算問問路。

  他迷路了,有些無奈,實在沒想到陳中縣會這般難行。

  官道逼仄短小、山高水遠,從離開百金江到現(xiàn)在,走了約莫兩個時辰,卻感覺一直在山溝里轉悠,人都不見兩個。

  他懷疑是不是自己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興許那位指路的仁兄也認錯了路。

  “早知如此便該直接問那群飛舟客。”

  當時想著離開,又看周圍都是些拔山涉水的旅人,怎么著也比自己這個初出茅廬的要熟悉當?shù)亍?p>  結果出了問題,一路走來,方向或許沒錯,但路卻一繞一繞地給繞沒了。

  好在總算遇到了村寨,他走進到村戶外圍,探頭往里瞧了眼,但里面堵得嚴嚴實實,只留了個高大木樁在眼前,具體如何看不真切。

  村民洶涌著,一張張面孔上好似怒火中燒,幾個老人拄著拐杖連連拄地,發(fā)出砰砰響聲的同時口中同樣不停,訓斥混著指責,盡數(shù)朝著更里處宣泄而去。

  陳嶼看不見,倒是有人先發(fā)現(xiàn)了他。

  幾個干瘦莊稼漢走出來,看得這人氣質(zhì)和打扮,一時有些拿不準是何來歷,最后其中一人站出并開口問了句。

  陳嶼回頭,告知對方自己是數(shù)十里外石牙縣的道士,這次是要前往平城,不曾想人生地不熟不小心迷了路。

  “平城?劉哥你知道在哪不?”

  “不曉得。”

  眼前幾人不曉得平城,陳嶼一愣,然后反應過來,這些都是農(nóng)戶,這輩子估計都鮮少離開陳中縣,對平城的了解肯定沒有江畔那群旅人和游學士子強。

  于是他補充道,“平城乃廣庸府治,在東江縣。”

  “東江!”

  這下幾人總算明白過來,紛紛開口:

  “東江的話那該走順石村才對?!?p>  “走順石村還不如直接走陀子山,然后搭船過三番水?!?p>  “不行,劉哥,三番水那邊好像被一伙水匪占了,正鬧騰著呢!”

  “哦哦,那確實該走順石?!?p>  幾句話說話,陳嶼總算知道自己如今的位置。

  一如他所想,大方向確實沒錯,不過路途偏了些許,得從順石村繞一圈才能離開陳中縣,重新走上官道。

  問及為何縣內(nèi)道路如此崎嶇,卻見幾人滿臉憤然。

  “那群官老爺整日里吃花酒,哪管得我等平頭百姓的事?!?p>  “修路不要錢?不要人?到頭來還不得各家平攤,指不定那些官爺還得添些名錄從我們身上刮些油水下來?!?p>  “這路還能走,修的話不值當?!?p>  聞言陳嶼默然,沒再多說,石牙和曲武都有不少官道,商賈也不少,相比起來眼下的陳中就落后許多,放眼望去盡是山林草木,路都沒有,何談行人。

  打聽好了路,他正要離去,卻聽得村里傳來一陣哀嚎,聲嘶力竭,凄慘無比。

  這是……?

  他疑惑望向面前幾人,不料三人竟面色一震,好似想起了什么,紛紛轉過身子朝著里處大聲喝罵起來。

  不止他們,四周圍聚的眾多村民都是如此,他還看見幾個獵戶舉著長刀,在空中狠狠揮動,仿佛下一刻就要斬下。

  陳嶼尋了個高處站上去,終于看清了最里邊的景致,然而呈現(xiàn)眼前的這一幕卻讓人實在開心不起來。

  一大一小兩人被捆在樹樁上,大的那個遍體鱗傷,小的那個木訥不言,顯然被嚇傻了。

  村民們還行怒吼,這時,村老終于站了出來。

  這是一位老人,身旁還跟著位面孔上畫著三道花紋的老嫗。

  老嫗手持杖節(jié),系著布條,腳上穿著木鞋,身上披戴各式造型奇特的飾品。

  另一邊,陳嶼又聽了會兒,直到此時才勉強弄清了這兩人的情況。

  說來也簡單,正是書冊上時常能見到的〈祭祀〉。

  只是從故事變作了眼前現(xiàn)實。

  據(jù)他聽到的,勝魚村以及附近好些村落都靠著三番水過活,無論澆水種田、捕魚養(yǎng)家皆是如此,但今年天大旱,石牙那邊其實還好些,可陳中卻被頂上那朵碩大的太陽弄得焦躁。

  月余都無一滴雨水落下,糧食眼瞅著就要干涸死去,偏偏三番水那邊又來了一群悍匪,把持河道,往年打漁捕魚的路子也行不通。

  于是乎,就有傳言在附近流傳開來。

  說是有漁民不小心捕了百金龍王的愛妾——一頭珍珠蚌——遂發(fā)怒,要讓陳中曝曬半年!

  這話聽著漏洞很多,譬如三番水關百金龍王啥事?又比如堂堂龍王竟然會喜歡一頭臭呼呼的蚌,難不成成精的蚌就變得香噴噴了?

  所以信的人原本不多,但隨著時間流逝雨水一直未落,三番水一帶的幾個村子流言愈發(fā)嚴重。

  終于,勝魚村村老不知從何處請了個會跳大神的神婆來,一番深入交流后,定下了所謂的〈祭祀〉之禮,祈求百金龍王的原諒。

  陳嶼冷冷注視那個面上帶笑的神婆和憤然指責木樁上兩人的村老。

  祭祀要求祭品,而活祭的祭品,正是木樁上那兩個。

  “本來不想多管閑事的?!?p>  然而陳大觀主一向看不慣這些,不管的話道心不順暢……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