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異世安家忙

第79章 賞賜

異世安家忙 陽光下的海灘 2287 2022-04-20 17:46:25

    建元帝不由回想到當初與明家決裂情形。

  那時的九兒還很小,才三歲多點,還沒他腿高,被明貴妃提前藏了起來并轉(zhuǎn)送到了宮外。

  他與明家相斗,如果說還有哪點舍不得的,那就非這個兒子不可了。

  可惜他棋差一著,讓明貴妃搶了先。

  那么點個人兒,被明家隨便往哪一藏根本就找不到,就是殺了埋了,也不占多大地方,想找他,猶如大海撈針。

  他細看如今的九兒,小小的,瘦瘦的,矮矮的,甚至還有點黑黃。

  這哪里像十歲孩童,說他只有六七歲沒人不信,看他身形就知道他曾經(jīng)吃了不少苦頭。

  可如今觀他這高興勁兒,聽他那童聲脆語,還有他那目光中流露出來的舔犢之情,讓他清楚的了解道,他這個兒子似乎還沒認識到,他,曾今被他的親爹給放棄了。

  建元帝一下子就愧疚起來。

  愧疚是什么樣的心情,自小在深宮中長大的建元帝,怎么可能會有這種想法?

  哪怕再不受寵的皇子,也是不存在的,他們生來就是天潢貴饋,是高人一等的。

  如今這種感覺還是頭一遭,對兒子他很愧疚,對他自己曾經(jīng)的行為,他很慚愧。

  明家雖敗了,可當時他兒子下落不明,生不見人死不見尸,他怎么就不讓將士繼續(xù)尋找下去呢?他是缺人還是卻錢花?

  當然都不是。

  說到底,還是他這個兒子在他心里并沒有他想的那么重要。

  他雖疼九兒,可他不是唯一,他的父愛也不是唯一的,因為他當時還有好幾個兒子呢。

  那時明家倒了,他手里的權(quán)更重了,只要他繼續(xù)加派人手,多費點功夫,想來找到他是不難的,哪怕就是找到尸首,立個墳冢也是可以的,而不是像如今這樣,在世人眼里,九皇子是沒蹤沒影的。

  此時,陡然聽到這略帶童稚的尋常問語時,他的眼角忽然潤了。

  他有多久沒聽到人叫他父皇了?又有多久沒聽到這聲爹了?

  他還有兩個活著的女兒,不過早就出嫁了。

  就是皇家公主,也輕易不回娘家,所以沒人叫他很正常。

  而他叫他爹,那更遙遠了,那還是他們曾經(jīng)私下里唯二的兩次。

  一次是在他兩歲那年,他因為剛解決曹丞相的左膀右臂,正高興時,還是小孩兒的他,顫顫巍巍的跑來找他玩,而他也難得的耐心十足,逗著他叫爹,估計他現(xiàn)在早忘了。

  而另外一次,在他失蹤前,沒成想他到現(xiàn)在還記得。

  他自認不是個好人,更不是個好父親。

  可讓他沒想到的事,老天爺居然如此厚待他,在他不抱希望時,給他送來了一個兒子,給大興王朝送來了一個太子!

  “逗兒!”

  建元帝順著他叫,他緊緊的抱著失而復(fù)得的九兒。

  “逗兒”這個乳名,還是九兒自己取的。

  那時他三歲了,建元帝被后宮朝堂逼得睡不好吃不香,嘴角起了幾個火泡。

  作為皇帝,哪怕就是打個噴嚏那也是大事,更何況是面部那么顯眼的地方?

  于是太醫(yī)院的太醫(yī)們忙著幫他去火,朝中的大臣們忙著和稀泥卻又更加寸步不讓的爭取自己利益。而后妃們,就忙著爭寵,忙著送羹湯、送秘方。

  只有這個小東西,注意到了他的心情很不好。

  那時他雖能從容的應(yīng)對朝堂內(nèi)外,可只有他自己知道,皇權(quán)與世家大臣已呈角逐狀態(tài),內(nèi)里的他早就煩躁到了極點,恨不得大開殺戒。

  可他知道不能,除非他想做個昏君,想快點被人攆下臺。

  那時他雖憋屈,可還不到與曹家、明家撕破臉的時候,他每天還得維持人設(shè),在眾人面前盛寵著明貴妃。

  但對沒什么家族底蘊的后妃他就沒耐心了,動則怒斥少則打罰是少不了的,有些膽子小的,那段時間都不敢接近他。

  可只有九兒,沒被他的冷眼冷怒嚇退。

  其實他也看到了,他那會也很怕,可他卻倔犟的強撐著,甚至常常跑到他面前自娛自樂,以期逗得他開心。

  當時也不知道是因為孩子的固執(zhí)表演,還是被他的童趣感染了,他確實笑了,被他逗樂了。

  于是他被問:“父皇,九兒以后就叫逗兒好不好呀?”

  “逗兒?”

  “是的,以后父皇看到九兒,九兒就逗你開心,好不好?”

  當時的他抱著他看了好久,同意了,“不過只有咱們兩個人知道,私下里叫,不然被別人聽到,會笑話你的?!?p>  當時的九兒是怎么說的,他雄赳赳氣昂昂地回答:“九兒不怕!因為九兒是逗父皇開心的,是父皇的開心果!”

  他確實開心了,那時他想,原來他也能感受到尋常百姓之樂,于是他忽然感性地對兒子說,“九兒,你叫爹,叫聲爹試試?私下里你叫父皇為爹好不好?”

  “好!爹!”

  “爹?”建元帝的思緒被虞雍拉回了現(xiàn)實。

  “哎!爹在!爹在呢!”

  當甑從書看到建元帝與虞雍沒有任何隔閡時,他就退了出來,把空間留給這對父子,這里已經(jīng)不需要他了。

  ……

  次日,建元帝走了,帶著虞雍,不,應(yīng)該是帶著余雍走了,他們回京城了。

  甑家人沒有動身,他們得為老太太守孝。

  甑元柳、甑叢書先后上了奏折,向皇帝告了丁憂。

  作為孝子,得守制三年。

  作為孫子,得守制一年。

  而外嫁女,無需守制。

  建元帝批了。

  甑元柳為人子,守母孝責無旁貸,準了。

  甑從書作為嫡親孫子,守制一年是應(yīng)該的,不過朝中更需他。

  他把太子找回來了,功在社稷。

  可太子畢竟脫離學堂太久,急需要一個有學問的大學士教導(dǎo)他,更需要一個年輕的學士陪著他,這甑從書就是最好的人選。

  畢竟他是狀元之才,是翰林院侍講學士,而且與太子淵源頗深,剛剛好。

  于是對他的丁憂,建元帝作了奪情處理,讓他三月后回歸朝堂。

  建元帝還是很感激甑家人的,特別是方文博葉娟夫妻,這兩人對他兒子幫護頗多。

  他已經(jīng)了解到,昨天要不是甑家這個干女兒,他兒子說不上小命不保了。

  不過他畢竟是帝王,他的感激也就是一次性的,你有功,那孤就回饋你賞賜。

  可惜這方家小子不是官身,那他就多賜點錢財補上。

  于是在京外吉安鎮(zhèn),葉娟擁有了一座田莊,曾經(jīng)還是皇家的。

  在京城,賜給他們城東四進宅院一座,還有京郊的百畝良田。

  城東的宅子非富即貴,很難得,雖難買可也能碰到,但京郊的良田卻不多,知道行情的葉娟樂了。

  另賞黃金千兩,陵緞千匹,奴仆若干,還有各種珠寶首飾。

  曾經(jīng)小農(nóng)出身的方家夫妻轉(zhuǎn)眼暴富,不說甑元柳,就是他兩個兒子心都酸了。

  另又追封甑家老太太吳氏為四品恭人,賜甑家五百金以作慰問。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