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第十一章,不是銅胎,是金胎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齊東野老 3076 2021-05-17 11:12:24

  萬利拍賣行的鑒定現(xiàn)場。

  專家席中,一位穿傳統(tǒng)唐裝的老人對沈瑜說:“您好,請坐。您有什么文物要送拍賣呀?”

  桌子上有幾位專家的名牌,穿唐裝的老者是鑒定組的組長,名叫楊柏。

  沈瑜先拿出了裝著詩經(jīng)的盒子,打開盒蓋,推了過去。

  楊老將清代刻本詩經(jīng)取出查看,又給周圍的幾個鑒定師輪流看了一遍。楊老沒有猶豫,點了點頭,對沈瑜說:“刻本詩經(jīng)不錯,大概是清朝后期,市場上估價大概五百元一本。這一套比較完整,品相略微受損,好在是完整的一套?!?p>  他用看向身邊一位中年人。

  中年人是估價師。他說道:“從近幾年的成交記錄看,清代刻本詩經(jīng),起拍價可以定在在兩、三千元左右。

  沈瑜點頭說道:“可以?!?p>  等在一旁經(jīng)理彭峰急忙說:“沈先生,咱們現(xiàn)在就去簽合同?!?p>  沈瑜說:“不著急,還有?!?p>  接著,他拿出了金剛杵,擺在了幾個鑒定師的面前。

  楊老說:“哦,銅器、法器,這個可是李老師的專長?!?p>  他看向旁邊一個干瘦中年人。

  李老師拿起了鐵杵仔細(xì)觀察。

  他放下鐵杵,對沈瑜說:“東西不錯,鐵鋄金銀獨股杵。制作年代,大概是明朝晚期到清朝早期吧?!?p>  其他幾個人輪流看過鐵杵以后,都同意老李的意見。

  沈瑜斬釘截鐵的說:“這是明朝永樂年間的宮廷供養(yǎng)法器?!?p>  老李與幾個專家的臉上,都露出了笑意。

  收藏者都會認(rèn)為自己的東西很寶貴,他們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

  老李問道:“我們鑒定的時候,都會謹(jǐn)慎的做判斷。

  永樂年間的法器很難鑒定,您是怎么判斷出,這件法器是永樂年間的法器?”

  沈瑜說:“鐵杵的花紋有部分脫落。原本是個缺點,可是脫落之后,露出來鐵質(zhì)工藝,還有鋄金銀花紋的辦法,都是永樂時期的工藝特點。

  明代宮廷法器主要分為銅和鐵兩種材質(zhì)。存世量較大的是銅質(zhì)鎏金法器。另一種就是以鐵雕鋄金銀工藝的鐵質(zhì)法器。

  可能是由于鐵雕鋄金銀工藝法器的加工難度較大的原因,現(xiàn)存于世的明代宮廷鐵雕鋄金銀工藝的鐵質(zhì)法器寥寥無幾,而且絕大多數(shù)沒有款識。

  因此,雖然在史書上屢有對僧人賞賜法器的記載,但是對明代宮廷制作法器的斷代,還是一個不太容易的事情。”

  沈瑜喘了口氣,稍作停頓。

  李老師說:“小伙子,你自己也說了,這類法器很難明確斷代?!?p>  沈瑜說道:“絕大多數(shù)沒有,不代表絕對沒有。其實,少量鐵雕鋄金銀工藝的法器,有明確的永樂年款,因此,可以當(dāng)做標(biāo)準(zhǔn)器進(jìn)行對比,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解決永樂法器鑒定的疑問。

  這件永樂金剛杵的吞口部分,使用的是鋄金絲工藝,吞口的角和鼻子用的是鋄金箔工藝,額頭部位使用的是鋄半圓形金珠的工藝,腮部則是將事先打制完畢的小圓金片,按一定的順序疊壓鋄金片,以達(dá)到特別的視覺效果。”

  沈瑜滔滔不絕的說著金剛杵的工藝。被吸引過來人,越來越多。

  剛開始的時候,幾位專家覺得這只是沈瑜的臆測,當(dāng)他說到具體的工藝和參照品的時候,有人開始在手提電腦上查詢資料。

  幾個別人查資料的時候,沈瑜還在繼續(xù)講自己的看法:

  “我個人對這件金剛杵的看法,傾向于永樂早期制作的,有很大可能是承繼借鑒了元代宮廷鐵雕鋄金銀的工藝。由于這件金剛杵的工藝,相對于其它的永樂宮廷鐵質(zhì)法器,更為精細(xì)。這柄金剛杵如果是用于賞賜,被賞賜的對象,有可能是身處明朝的密宗法王,或者是與其地位相近的僧侶?!?p>  李老師贊嘆的說道:“說的好!看來,你對這類文物很有研究。您稍等,我們研究一會兒?!?p>  看到現(xiàn)場出現(xiàn)了疑問,圍觀的人群中,有人說真,也有人說假。

  最終,幾個專家找到博物館的幾件參考器的圖片,與金剛杵比對之后,擅長法器鑒定的老師與專家組的組長,迅速交換了意見。

  楊老說道:“小伙子,你眼力不錯,這件物品,基本可以斷定是永樂年間的法器?!?p>  專家給出了意見,圍觀的人議論的更熱鬧了。

  “沒想到,真是明朝的?劉哥,剛才你可看錯了?!?p>  “今天送來的東西,有好多被鑒定出是假貨,沒想到,這小伙子一個人帶來了兩件真品?!?p>  幾個鑒定師和拍賣師商議了一下,決定把起拍價格定在六萬元。

  彭峰對沈瑜說道:“恭喜,東西是真的,咱們?nèi)ズ灪贤俊?p>  沈瑜說道:“不急。”

  楊老有些驚訝的問道:“你還帶了別的文物?”

  沈瑜從背包里拿出了兩個錦盒。

  這兩個錦盒被擺到桌子上,何年臉色變得古怪起來。

  這是文物商店訂制的錦盒,他自然認(rèn)得。

  沈瑜打開錦盒之后,拿出了鼻煙壺和香插。

  何年心想,還真的這兩樣?xùn)|西。他與王問對視一眼。

  王問也見過這兩樣文物。

  何年心想,買到手沒幾天,就送到拍賣會上來了?這小伙子可能想在拍賣會上,能夠賣出一個好價錢。

  楊老說:“琺瑯彩和料器,是于老師的專長,請他來看吧。”

  于老師是一個穿著格子衫的中年人。

  他依次拿起兩件東西仔細(xì)查看。

  看罷,于老師問道:“東西不錯,小伙子,這是家傳的嗎?”

  沈瑜絲毫沒有隱瞞:“從文物商店買的。”

  這話一出,周圍幾個鑒定專家?guī)еσ饪聪蛄速R年。

  賀年點了點頭:“這個小伙子,是從我們那兒買的。一個是民國的料器花插,一個是清朝晚期的銅胎畫琺瑯彩鼻煙壺,都是不錯的東西。”

  幾個鑒定專家聽到何年的解釋,都點了點頭。

  何年對沈瑜問道:“小伙子,你買了文物,還沒過幾天,怎么送拍賣會上來了?”

  沈瑜說:“送拍賣會,或許會賣個好價錢?!?p>  何年心想,果然如此。年輕人沉不住氣,你想等升值,也等幾年再說嘛。哪能這么快?

  正在鑒定兩樣文玩的于老師,突然皺起眉頭。

  他拿出了放大鏡,對著鼻煙壺仔仔細(xì)細(xì)的看了良久。

  幾位鑒定專家都已經(jīng)認(rèn)同賀年的說法,就等著于老師給出意見。

  可是,這位于老師對著鼻煙壺翻來覆去的看,看過還不罷休,又反復(fù)掂重量。最后,還讓人拿過一個電子秤----稱重。

  看到于老師這番做派,周圍的人也察覺到了一絲古怪,把注意力都放到了于老師身上。

  于老師的眉頭越皺越深。他抬起頭來看看周圍幾位專家,似乎有些舉棋不定。

  專家組的組長楊老問道:“于老哥,怎么不說話?是不是有什么問題?”

  于老師說:“這件料器倒是沒什么問題,唯獨這一件鼻煙壺,我怎么覺得,它的材質(zhì)不像是銅胎呀?”

  哦!

  幾個專家聽完之后,依次拿起鼻煙壺查看。

  這些專家各有專長,但大多數(shù)人對瓷器,琺瑯彩多少也了解一些。

  被人提醒之后,再次查看鼻煙壺,很多人也開始猶豫了。

  楊老反復(fù)稱掂過重量,說道:“從外觀上看,似乎沒什么問題呀。不過要說這重量嗎,如果不是于老師提醒,我還真不會這方面去想。”

  他停頓片刻,看向沈瑜。

  “沈先生,東西是你的,你怎么看?”

  沈瑜胸有成竹,任由他們反復(fù)鑒定。此時,他不慌不忙的說:“這件鼻煙壺,不是銅胎畫琺瑯彩,而是金胎畫琺瑯彩?!?p>  此話一出,整個大廳里霎時間安靜下來,所有的人清清楚楚聽到了沈瑜的話。

  除了于老師,其他幾位鑒定師愣在那里。

  金胎???

  工作人員和其他等著鑒定的人,聽到了銅胎畫琺瑯彩,變成了金胎畫琺瑯彩,不少人圍攏過來,想看個究竟。

  “不可能!我們反復(fù)看過,這件鼻煙壺明明就是銅胎畫琺瑯彩?!焙文甏舐曊f道。

  他聽了沈瑜的話,頓時急了,瓷器是他的專長,琺瑯彩器皿他也很熟悉。這件鼻煙壺,是他經(jīng)手的,如果結(jié)論被一個年輕小伙子推翻了,還當(dāng)著他面兒撿漏。那就是他的失誤,他如何肯承認(rèn)?

  嗡的一聲,會議室里面整個亂了起來。由于很多人帶了貴重東西,工作人員急忙維持秩序。

  何年說道:“這件鼻煙壺,你是從我們店里買的,怎么會變成金胎畫琺瑯彩?!?p>  王問看他有些激動,拉了拉他的袖子。

  楊老對沈瑜說道:“你的判斷,有什么依據(jù)嗎?”

  沈瑜說:“金胎和銅胎,其實很容易鑒定。只不過鼻煙壺器型太小,從重量上就很難區(qū)分。這件東西是外銷品。上面的琺瑯彩與裝飾用的多,露出來的金胎幾乎被遮住了,再加上長期氧化,使得這件鼻煙壺從外表上很難判斷。可以用碳14或者其他的辦法鑒定一下。這件鼻煙壺應(yīng)該是同治時期的。雖然鼻煙壺的款識寫的是乾隆年制,但是,款識的書寫方法與同治時期的琺瑯器皿完全相同。所以,這件鼻煙壺,應(yīng)該是清--同治--金胎畫琺瑯彩鼻煙壺?!?p>  

齊東野老

謝謝大家的支持。   感謝書友讀者的推薦票與月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