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趙國公子,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異母弟,趙孝成王之叔父,名勝,惠文王、孝成王時期擔任趙國相國,三次去相,三次復位。喜好收養(yǎng)門客,投奔之人有數(shù)千人,與魏國信陵君、齊國孟嘗君、楚國春申君并稱為戰(zhàn)國四公子。
平原君家有座高樓,面對著下面的民宅。民宅中有一個跛腳之人,總是一瘸一拐外出打水。
平原君的一位美妾住在樓上,見到跛腳之人打水的樣子,大笑。
第二日,跛腳之人前往平原君家,進見平原君,請求,臣聽聞您喜愛士人,士人不遠千里歸附于您,就是因為您看重士人而輕賤姬妾。臣不幸得病致殘,可您的姬妾卻在高樓上恥笑我,我希望能夠得到恥笑我的那個人的頭。
平原君笑著應答說,好。
等到跛腳之人離去,平原君又笑著表示,看這小子,竟想要因為一笑的緣故來殺我的美妾,不也太過分了嗎!
平原君最終沒有殺死自己的愛妾。
如此,過了一年多,平原君門下的賓客、食客陸陸續(xù)續(xù)離開了一半多。
平原君因此感到奇怪,表示。我對待諸位先生從來不敢有失禮的地方,可離開我的人為什么這么多呢?
一個門客上前回答,因為您沒有殺笑跛腳的人,大家以為您喜好美色而輕視士人,所以士人紛紛離去。
平原君因此斬下恥笑跛腳拿人的頭顱,親自登門獻給跛腳之人,并為此道歉。
自此之后,他門下的賓客、食客又陸陸續(xù)續(xù)回來。
平原君因此享有盛名。
戰(zhàn)國之時,士多重道義,猶在禮樂、君臣之上,君以知己之禮待我,臣必生死相赴報君。
故諸侯貴戚皆厚養(yǎng)士人于府宅,廣收能人為己用,趙猶以平原君為最,盛名累于天下。
平原君之美妾,雖無尊貴,以平原君而殊榮,所謂笑躄,小事也。
而至于身首異處,凄慘無人置會,而在于躄者一語也。
‘以君能貴士而賤妾也?!?p> 縱觀天下之士,遑論圣賢,其中稱善道能者,亦在少數(shù)也。
躄者之病殘,猶如士人之弊缺,今美人笑躄者,他日平原君則可笑士人。以平原君之盛名,其必為天下所棄焉。
今日躄者所請,所謂貴士而賤妾,美人姬妾實無足輕重,而務使平原君能貴士。
其稍稍引去者,名為躄者請美人之頭,實賓客欲扼平原君之喉也。
平原君養(yǎng)士,乃貴其賢而用其人。邯鄲之圍,可堪能用者,不過二十人,能縱橫廟堂者,唯毛遂也。
士人歸附平原君,乃享其食而用其名,多碌碌無為之輩,難堪大用之徒。
平原君天下聞名,士人得其庇護,不可使平原君有輕賤士人之名,亦不可使平原君誠輕賤士人之實。美人異首,平原君盛名猶在,士人復歸其位,此皆得利,只嘆美人何辜!
躄者,可謂聰慧,以言辭動人心,終得利也。
平原君不識詭詐,不明人心,然其知勢不可挽回,決斷而行,能有取舍,不失為人物。
等到上黨欲歸附趙國,平原君不顧秦國就在一側虎視眈眈,依然勸說孝成王拿下上黨,甚至親自前往封賞上黨群臣。
到了這里,也就明白為什么公孫龍要在邯鄲之圍解除后,勸說平原君不要封賞。
‘且王舉君而相趙者,非以君之智能為趙國無有也。割東武城而封君者,非以君為有功也,而以國人無勛,乃以君為親戚故也?!?p> 平原君有才能,但平原君的才能不足以讓他封君為相,他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他是趙國的貴公子,他與趙王是親近的,加之喜愛賢士,如此的人物,雖然自身才能不顯,也是能夠做出一番成就的。
長平之戰(zhàn)敗北,邯鄲再為秦軍所圍,趙國幾乎亡國。
在這樣的危急時刻,是平原君站了出來,親赴楚國求援,向信陵君求援,到了不得不為之時,也能舍棄全部身家與秦軍決戰(zhàn)。
這樣的人物,你說他是圣賢,他配不上,你說他是能臣,總覺得差上一些,可以稱得上是一位英雄豪杰吧,有英雄之舉,有豪杰之氣。
只是英雄豪杰這樣的詞配在一國相國身上,總覺得很是怪異。
荀子曾經(jīng)這樣評價平原君‘有能比知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與強君撟君,君雖不安,不能不聽,遂以解國之大患,除國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國,謂之輔’、‘平原君于趙可謂輔矣’,載于《荀子·臣道·從道不從君》。
僅從邯鄲之圍上來看,平原君當?shù)蒙线@樣的評價。
當信陵君因為竊符救趙,留居邯鄲之時,聽聞趙國有兩個賢士,藏在賭徒、酒館之中,因此前往與之結交,相談甚歡。
平原君得知此事之后,就對他的夫人說,當初我聽聞夫人的弟弟魏公子天下無雙,如今我聽聞,他竟與賭徒、酒館伙計往來,公子之時一個無知妄為的人。
平原君夫人將這些話告訴了信陵君。
信陵君因此就向夫人告辭準備離開邯鄲,表示,從前我聽聞平原君賢德,所以背棄魏王而救援趙國,滿足了平原君的要求。如今我才知道,平原君與人結交,只是為了顯示自己豪放的舉動,他不是為了求取賢士。我在大梁的時候,就常常聽聞這兩個人賢能,到了趙國,恐怕不能相見。憑借我想要跟他們結交,還恐怕他們不愿意與我結交。如今平原君竟然以為跟他們交往是羞辱,平原君不值得結交。
信陵君準備離去,夫人將這些話告訴平原君,平原君因此慚愧向信陵君脫帽謝罪,堅決挽留信陵君。
平原君門下的賓客聽到這件事,有一半人都離開平原君歸附于信陵君,天下的士人也都前往投靠信陵君。
平原君重名而不重賢,久負盛名,終為名所累。求賢訪士,不如魏公子遠矣。
平原君身上有貴族氣、英豪氣,于國無大錯,救國有大功,喜愛賢士,聞名一時,能成就一番功業(yè),私德惹人非議,在公則是有心無謀。
如此人物,推崇他自是不必的,肯定他的功績,認識他的為人,明白他的過失,他的故事也就,沒有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