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美味佳肴
袁紹站在張讓府邸的大門口,等待著主人的邀請。
只不過當他看到大門上精雕細琢的圖案時,心生羨慕,因為就算是他自己的府邸,也是比不了的。
知道的是宦官之首張讓的住宅,不知道的以為是王公貴族的房子了。
這種房子,就算是在太平盛世,有資格住的,也就只有那寥寥可數的幾個人。
沒想到在這樣一種內憂外患的環(huán)境下,還能夠修建的起這種建筑。
而那個負責接袁紹的孫公公,此刻就站在他的身旁,和袁紹一起等待自己主子的到來。
似乎覺得等待時間太過漫長,袁紹便對身旁的孫公公調侃道。
“孫公公,看來你家主子的日子活過得很不錯啊。單看他的府邸,就連我住的地方都是有些黯然失色了?!?p> 袁紹這話一語雙關,一方面是在夸張讓住的地方好。
但是更深層的意思卻是在說張讓,一個太監(jiān),住的地方居然比我一個諸侯住的地方還好。
可見這個太監(jiān)在洛陽城過得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暗示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像他這么喜歡引人矚目的人,剩下的時間也是不多了。
這個孫公公也沒有袁紹這么深的心機,只聽出了袁紹話中的褒獎之意,并沒有聽出這深層次的內容。
于是笑著道“那是,我家主子可謂是全心全意的伺候皇上,深得皇上寵信。這座府邸,就是當今圣上賞賜給我家主子的,就是為了表揚他為朝廷做出的貢獻?!?p> 貌似在這個孫公公眼中,張讓就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崇拜的偶像。
張讓做的任何事情,在他看來都是正確的,都是在為朝廷效力。
袁紹聽完后,沒有回話,只是作為配合的微微點頭。
心里想:這個十常侍不會是一個傳銷組織吧,宮里的太監(jiān)都是這個組織里的人。
十常侍的首腦們,負責給他們灌輸所謂的“正能量”。
然后這些太監(jiān)就跟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對他們的話也是百分之百的服從。
要不然就沒有辦法解釋十常侍做了那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這些太監(jiān)會不知道?
可能在他們看來,張讓做的事情,就是為了讓大漢帝國走的更長久。
袁紹突然間喜歡這個游戲設定了。
在這里面,除了三國人物,還有東漢末年這個大背景外,跟自己在書上,電視上看的完全不一樣。
這是一個全新的三國世界觀,充滿了太多的未知,袁紹還特別喜歡這種特別的設定。
因為他也不喜歡按部就班,按照傳統(tǒng)的三國歷史去玩游戲,一定的創(chuàng)新,才會讓這個三國游戲更有意思。
就在這時,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一起出現在袁紹面前。
這也讓袁紹有些出乎預料,因為按照他的預測,出來接他的只會是張讓一個人,沒想到他們十個人都來了。
其中也包括在城門口,袁紹他們見到的那個太監(jiān)。
張讓大笑道“哈哈,袁公大駕光臨,有失遠迎,請進,飯菜已經準備好了?!?p> 因為現在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正是吃飯的時候,袁紹也不客氣,說了幾句場面話,就跟著張讓等人來到大廳。
大廳中間的宴席已經擺上,桌子上的雞鴨魚肉,山珍海味,那是應有盡有。
什么燕窩,熊掌。。。
很多都是百姓們見都沒有見過的美味佳肴。
而且袁紹也看得出來,那些雞鴨魚肉還好說。
像這熊掌,沒有四五天的功夫,是根本不可能做好的。
而袁紹從接到圣旨,到今日和張讓等人見面,也只不過是這兩天發(fā)生的事情。
此時此刻,能夠在桌子上見到做法如此復雜的佳肴,袁紹心里有的不是口水直流的興奮,而是感到驚訝。
從這道菜就可以看出,張讓在三四天前,就已經在準備這次的會面了。
算算時間,正好是黃巾軍攻打公孫瓚的時候。
那個時候,張讓就知道幽州城肯定能保住,而且相信袁紹派去的援軍能夠打退黃巾軍。
這樣的老謀深算,著實也讓袁紹感到渾身發(fā)涼。
心機嘀咕道“看來能在這洛陽都城生活的高層,可能沒有帶兵作戰(zhàn)的兵法謀略。但是在人心的角逐中,他們卻是其中的佼佼者?!?p> 袁紹暗慶自己足夠心細,而且他也必須心細。
他現在就是一顆棋子,不管是劉辯的棋子,還是他張讓的棋子,這個身份暫時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袁紹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要讓自己體現出價值,要讓他們雙方都知道,自己對他們的重要性,而不是當成炮灰隨意處置。
張讓把身邊的幾個人挨個介紹了一遍,他們都對袁紹客氣有加。
袁紹也是一一回禮,只不過對于他們的名字,袁紹并沒有放在心上。
因為真正能夠引起他關注的,就只有十常侍之首的張讓。
不為其他,就是因為他手上,有暫時歸他掌管的帝國精銳——龍軍。
只要張讓一倒,他們這些看起風光無限的公公們,就猶如喪家之犬,人人喊打喊殺。
張讓在介紹完然后,還特意向袁紹介紹起了今晚的主菜——熊掌。
他說這個熊掌是黃巾軍攻打幽州城的時候準備的,今天這道美食正好做完,趕上袁紹到達洛陽,就讓他也來享用這道美食。
聽張讓的話,黃巾軍要攻打幽州城,他事先并不知情。
之所以趕在那個時候做這道熊掌,也完全是瞎貓碰到死耗子,湊巧了。
這話要是給別人說,他人可能深信不疑,不會感到有絲毫不對勁。
但是在袁紹看來,卻是有一個很大的漏洞。
因為張角派人攻打幽州時,就告訴天下諸侯不要前去幫忙,否則下一個目標就是他。
洛陽是帝國的首都,張讓又是這里實際上的統(tǒng)治者。
這么重要的消息,袁紹不相信他不會不知道。
而他之所以在那個時候做這道菜,要么是幽州的存亡,他絲毫不放在心上;要么就是他相信幽州會轉危為安。
袁紹認為張讓是出于后者。
因為黃巾軍攻打的地方,實際上是他的地盤。
自己的地盤突然減少,袁紹相信沒有人會因此感到高興的。
張讓更是視權利重過生死,袁紹聽說益州失陷的時候,張讓更是直接大病一場,可見他對地盤有多么看中。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后,張讓開口問道“聽說袁公在來我們這里之前,會面了一個少年?”
張讓此話一出,桌子上的其他人也都看向袁紹。
袁紹知道,這是讓他赴宴的第一個目的。
袁紹也是沒有逃避,直接點頭道“是的,那個少年還自稱是當今皇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