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佛國物語

第三章 苦海無涯

佛國物語 朱志鵬 4218 2020-08-06 11:57:25

  遠離地球母親奔赴深空的人類,其一輩子時光里總會有一段時間患上心理疾病,只不過患病的時間因人而異或早或晚各不相同。

  太陽歷19052年6月21日,深空機甲號。

  當(dāng)溫暖人心的陽光照射到深空機甲號艦體Gd?Cr合成金屬窗的上方時,深空機甲號艦長諸子志鵬命令能源控制室適當(dāng)調(diào)整太陽帆的角度。

  諸子志鵬隨即在主控制室透明Gd?Cr合成金屬屏幕上隔空點來點去翻閱著核心數(shù)據(jù)庫里檢索到的所有與佛學(xué)相關(guān)的經(jīng)卷,比如:《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楞伽經(jīng)》、《華嚴經(jīng)》、《金剛經(jīng)》等等,佛學(xué)經(jīng)卷之多,數(shù)不勝數(shù)。

  諸子志鵬看著讓他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諸多經(jīng)卷,自知在佛學(xué)方面的思想覺悟不是很高。諸子志鵬隨即命令艦衛(wèi)士將學(xué)者艙的一位耄耋之年的佛學(xué)家請到控制室來。

  望著已入耄耋之年的佛學(xué)家依然神態(tài)自若站在主控制室門口,諸子志鵬趕緊來到老佛學(xué)家身前,對著老佛學(xué)家端正身姿,伸起雙手將兩只手的掌背微躬、掌心略微彎曲,隨后雙手合十,將已經(jīng)合十的雙手豎直,掌尖指向佩戴著華夏國英勛章的胸口后問候了老佛學(xué)家一番......

  老佛學(xué)家經(jīng)艦長諸子志鵬的授意,盤坐在鋪墊上念誦起《金剛般若經(jīng)》中的的經(jīng)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wèi)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yīng)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dāng)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yīng)如是往,如是降伏其心?!?p>  「唯然。世尊!愿樂欲聞?!?p>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yīng)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shù)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復(fù)次,須菩提!菩薩于法,應(yīng)無所住,行于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yīng)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于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fù)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yīng)如所教住。

  「須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p>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后,后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dāng)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于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fù)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yīng)取法,不應(yīng)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

  「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p>  「須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復(fù)有人,于此經(jīng)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jīng)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須菩提!于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p>  「須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p>  「須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于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p>  佛告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于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于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p>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yīng)如是生清凈心,不應(yīng)住色生心,不應(yīng)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于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p>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shù),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shù),何況其沙!」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shù)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經(jīng)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復(fù)次,須菩提!隨說是經(jīng),乃至四句偈等,當(dāng)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yīng)供養(yǎng),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dāng)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jīng)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p>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dāng)何名此經(jīng)?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jīng)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dāng)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p>  「須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須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fù)有人,于此經(jīng)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爾時,須菩提聞?wù)f是經(jīng),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jīng)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jīng)。世尊!若復(fù)有人得聞是經(jīng),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當(dāng)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jīng)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dāng)來世,后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jīng),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p>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fù)有人,得聞是經(jīng),不驚、不怖、不畏,當(dāng)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于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節(jié)節(jié)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yīng)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yīng)離一切相,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yīng)住色生心,不應(yīng)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yīng)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yīng)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yīng)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當(dāng)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經(jīng)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fù)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fù)有人,聞此經(jīng)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jīng)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fā)大乘者說,為發(fā)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dān)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于此經(jīng),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jīng),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yīng)供養(yǎng);當(dāng)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yīng)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復(fù)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jīng),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yè),應(yīng)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yè)則為消滅,當(dāng)?shù)冒Ⅰ穸嗔_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于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yǎng)承事,無空過者;若復(fù)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jīng),所得功德,于我所供養(yǎng)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shù)譬喻所不能及

  ......

  漆黑寂寥的深空,諾大的銀白色球形艦體深空機甲號上,老佛學(xué)家用心念誦的《金剛般若經(jīng)》的經(jīng)文經(jīng)廣播后傳達入深空機甲號的每一名艦員的靈魂深處,霎時間恍若醍醐灌頂!

  原本面布的緊張、焦急、痛苦、悲傷、憤怒等等一切負面情緒統(tǒng)統(tǒng)消散。艦員們紛紛情不自禁的動身前往主控制室......

  注:《金剛般若經(jīng)》即《金剛經(jīng)》

朱志鵬

《金剛經(jīng)》即《金剛般若經(jīng)》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