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八百里秦川!
此人一說,呂不韋眉頭一抬,看了過去。
道:“僑先生速速道來!”
僑點點頭,道:“相爺,關(guān)于封號之事,大王欽定,這一點,相爺是不可改變的,不過,相爺要知道,不管蘇劫是武安君也好,還是其他的封號也罷,這些都撼動不了相爺?shù)匚坏模苡绊懙较酄數(shù)?,主要還是封地,食邑,這些才是代表著真正的實力?!?p> 僑的話頓時讓周圍的人明白了其中的關(guān)鍵,呂不韋擔(dān)心的是蘇劫的實力,能否威脅到他,名號是次要的,重要是封地。
呂不韋道:“你的話本相明白了,你難道是想,讓本相將蘇劫的封地弄到偏遠之處嗎?”
其他幾個人都紛紛點頭。
嫪毐道:“這確實是一個辦法,封地的好壞,除了地域外,還要看人口,更要看土地的肥沃,百姓的富庶?!?p> 比如,呂不韋的封地就是雒陽,食十萬戶,不管是地利位置還是人口,還是土地,都遠遠不是其他的食邑相比較的。
呂不韋也暗自點頭,蘇劫的功勞很大,但是他是丞相,真要暗地里操作,也不是不可能。
僑笑了笑,道:“萬萬不可啊,丞相,你若如此去做,任何人都會知道,丞相這是嫉妒賢能,如果傳出去,誰以后還會信任丞相呢?”
呂不韋萬分不解道:“先生此話到底何意,既要通過封地來削弱他的實力,又不能把他的封邑弄到偏遠,那我該如何去做呢?!?p> 其他人也紛紛朝著僑看了過去。
僑道:“丞相勿急,容我細細和丞相道來,丞相便知如何去做了。”
僑頓了頓,這才道來:“遠在西周以前,隴西河谷盆地土地肥沃,地勢開闊,峰青水旺,水草豐茂,就是牧馬養(yǎng)畜的好地方?!?p> “居住在這里的秦人祖先伯益,就因替舜養(yǎng)馬繁殖很快,曾得到舜的封土和賜嬴姓?!?p> “到西周時,伯益之后秦非子又因替周孝王養(yǎng)馬有功,受到孝王贊賞,孝王不僅讓他繼承了伯益的嬴姓,還封其地為附庸,邑之秦?!?p> “此地,便是秦國的發(fā)家之地,如今稱之為隴西?!?p> 呂不韋道:“難道,你是讓本相把蘇劫打發(fā)到隴西去,這可不行,隴西雖地處西北,但養(yǎng)活了大秦數(shù)百萬人,如此肥沃之地,如何能給蘇劫?”
僑笑了笑,搖頭道:“丞相仔細想想,如今整個關(guān)內(nèi),有隴西,北地,以及巴蜀!”
“隴西人口密集,良田數(shù)萬頃。”
“先不說北地和巴蜀,單一個隴西的產(chǎn)糧,一年所余,便可養(yǎng)活軍民二十余萬兩年?!?p> “而且每年,都在給關(guān)中提供強大的戰(zhàn)略輜重。”
眾人聽到此處,不由紛紛點頭,隴西不僅僅是秦人的龍興之地,就以如今來說,沒有隴西的富庶,秦人是根本不可能打出函谷關(guān)的。
因為沒有那么多糧食啊。
僑繼續(xù)道:“相爺,你自己看看,在咸陽和這隴西之間,還有百八里秦川啊?!?p> 一時間,呂不韋和眾人紛紛明白了過來。
離關(guān)中近一點的,除了隴右產(chǎn)糧,第二個地方就是八百里秦川,但是這里的糧有點問題。
和隴西不同的是,八百里秦川雖是腹地,但是長年旱澇,多為兇地。
秦人常言此地,“畝產(chǎn)一石三,不及日用?!?p> 當(dāng)時在黃河中游地區(qū),大多都是一石半的畝產(chǎn),可是這八百里秦川因為常年旱澇,畝產(chǎn)都少了許多,那隴西是多少呢,隴西的畝產(chǎn)是三石二斗。
換算下來就是一百斤,可見其中的差距之甚!
整個八百里秦川中,耕民有二十萬,但是灌溉的土地卻僅僅只有八千五百余頃,也就是說,這二十萬耕民能長期下地耕種的人,只有四萬多人,同是耕地,卻少了隴右足足八倍不止。
盡管如此,這八百里秦川卻是關(guān)中腹地。
其中還有有云陽,涇陽,庸都等重城。
尤其是涇陽,乃是秦國曾經(jīng)的舊都。
秦時,百姓繳稅,大多就是納糧,一旦納糧跟不上,君邑哪里來的收入?連吃的都要靠隴西來接濟,而且每年上繳給國庫的稅糧也成了大問題啊。
這一下,呂不韋才徹底明白,大喜道:“本相明白了,只要本相提議將涇陽賜給蘇劫,到時蘇劫的實力不僅不會增長,反而會被拖累,好計策,好計策啊?!?p> 嫪毐等人紛紛贊嘆,太妙了。
食邑幾萬戶,也要看收成的,關(guān)中久旱,常年旱澇更是屢見不鮮。
僑笑了笑,道:“丞相明白這一點就好,涇陽乃是舊都,賜給軍功卓著的蘇劫,在任何人看來,都是厚賞了,丞相并且要予以力爭,大家只會贊嘆丞相的行為?!?p> 呂不韋想明白了后,實在是高興的不得了,忽然想了想道:“僑先生,還有一事,大王下命,不得低于五萬戶,涇陽雖是故都,可如今大多都遷居到了咸陽附近,城中只有三萬余戶,于五萬戶還有所不及,那該如何辦呢?!?p> 僑一聽,笑道:“此乃天助丞相啊,涇陽以北還有云陽啊,再不夠,涇陽以南還有庸都啊,這三城加在一起,都七萬戶了,而且,其所屬的土地,都是旱地占了七成,以蘇將軍的軍功,一縣之地豈夠言賞,最少也要三縣啊?!?p> 呂不韋深吸一口氣,道:“三縣之地?這未免有些……”
僑擺擺頭,道:“呂相莫非忘了,當(dāng)年楚國春申君,可是被考烈王賜予了淮河以北十二縣為食邑!如今蘇將軍拿三縣,又算什么呢。”
呂不韋懂了,心里也明白了,這蘇劫若是得了這八百里秦川的三座縣城,光是納糧稅都夠他吃一壺了,還不說當(dāng)?shù)氐募Z食都不夠!
“先生,你的計策實在是太妙了,本相要大大的賞你!”
……
次日,王宮之中!
呂不韋和龐毅此刻正在子楚的面前站立不動。
呂不韋兩眼緊緊的盯著子楚手上的竹簡,正是他二人昨日商定蘇劫封地的事宜。
子楚看了兩遍,喃喃道:“涇陽、庸都、云陽、池陽、三原,嗯嗯,不錯?!?p> 龐毅道:“大王,這些城池都是在咸陽以北或以西,與咸陽相隔都不算太遠,按照大王的要求,大王可以挑選三個縣城賜予蘇將軍?!?p> 子楚笑了笑道:“對對對,不能太遠,這個最重要,那丞相覺得哪三個?”
呂不韋見子楚詢問,于是道:“臣覺得涇陽、云陽、池陽合適,這三座城皆連在涇河附近,若是一同賜予,方便往來,而且蘇將軍將來若是能夠再立大功,大王考慮封賞之時,還可以直接賜予櫟陽,這樣也顯得大王早早的替臣子考慮周到,蘇將軍必定大為滿意的?!?p> 櫟陽秦國五萬戶的重城,在螺河附近,與涇陽在一條線路上。
子楚一聽,頓時覺得不錯,笑道:“還是丞相考慮周到啊!”
呂不韋拱手道:“老臣不敢,舉賢用能,明令賞罰這都是大王的功勞,老臣只是按照大王的意思來辦?!?p> 君臣一時相談甚歡,這件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
呂不韋暗喜不已的告退了。
剛一出宮,抬頭看了看天,感覺天都藍了幾分!

重別樓
感謝信仰改不了信仰打賞999 感謝天道執(zhí)筆打賞688 感謝dance of the violins2 打賞200 感謝偏執(zhí)打賞100 感謝一個人的楓溪打賞100 感謝花易枯請善待打賞100 感謝火燒赤壁打賞999 感謝季末櫻花落打賞588 感謝冰淚雪靈打賞100 感謝當(dāng)嗨已成往事打賞100 感謝東廠陳二狗打賞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