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殺這么多人,著實是有點壓力的,就連張大象這樣的牲口都感到有點害怕和不適,據(jù)韓寧來回報說,這小子吐了好幾次,以至于午飯和晚飯都沒能吃下,酒倒是灌了不少進去,喝了個爛醉,然后借著酒勁才睡著了。
李惲卻是半點壓力也無,一來不是第一次了,當初在安州也弄死了不少海盜的;再一個嘛,幾個倭奴而已,值當個甚。
元芳這小妮子,自打跟李惲睡了之后就開始有點放飛自我了,上山下海的哪都敢去,甚至還敢潛入海里去擊殺大魚。然后這次收繳的那一把極品倭刀也被她給要了去,說是要拿去殺條大魚來吃,李惲好半天都沒能勸住。
這種大魚一般都不好吃的啊,還不如弄點蝦蟹啥的上來吃吃,殺了大的容易把龍王啊三太子之類的玩意給招惹上來。
黃升帶著人收繳了不少的銀錢,李惲本來是想換的,但是銅卻是要拿來鑄炮,沒法子,只能是給大家伙分銀子,倒是有點山寨好漢的那個架勢了。而面對收繳來的船只,說實話這里的人都是看不上的,這么個玩意還沒孫三才的那些海盜船大呢,大冬天的留著當劈柴燒倒是還可以。
但是武二妹卻是不這么想,親自跑去看了一趟之后,居然給李惲提出了一個十分具有戰(zhàn)略眼光的建議:利用這些船去攻打高句麗!
然后就被李惲給白了一眼:“且不說朝廷在海路就派了兩支大軍,一南一北夾攻高句麗;就算是我想走海路參戰(zhàn),也用不著用這些玩意去啊,咋們的幾十艘大船可都在呢。你看這些船能叫做船嗎,我都怕浪大了給拍碎了?!?p> 武二妹卻是眨眨眼道:“王爺,這個地方可不是南方,海浪沒那么大的,要不然這些倭奴何不造大船呢。而且他們敢乘坐這樣的船來打戰(zhàn),可見對附近的海域情況還是有把握的。我問過巫繼承了,這個季節(jié)基本上不會有大風,再說了,咋們還有大船呢,有大船護航,帶著這些小船就能成事。”
這下?lián)Q李惲有點奇怪了:“怎么非得帶上這些小船啊,真要去,咋們的大船去就行了???”
武二妹卻是回道:“那百濟這事做的不地道,不能就這么算了吧。咋們帶上他們請來的船,去到他們的港口,就擺明了說要借道,順便借點糧,敲山震虎之余咋們也能從后面偷襲的啊。雖然說牛進達和蘇定方也是走的這條線路,但是無關(guān)緊要啊,咋們可以直插高句麗王城?!?p> 李惲有點意動了:“繼續(xù)說。”
武二妹繼續(xù)道:“高句麗王城應(yīng)該是不好打的,那咋們就多帶火炮和炸藥,爭取快速破城,而后殺人放火劫掠,打完就走,而且一定是要從海上快速撤離,畢竟咋們能帶的人員不多,要是對方的勤王大軍堵過來了,咋們可就不好跑了?!?p> 李惲想了一下之后問道:“那高句麗的王宮在平壤城,也通水路,咋們何不直接走水路前去攻擊呢?”
武二妹卻是回道:“王爺,此事怕是甚難。朝廷兩路水師齊發(fā),一南一北夾攻,雖然只是為了策應(yīng)皇上的大軍攻擊,但是高句麗人怕是也不得不防水上的攻擊,畢竟朝廷的水師力量不弱。因此我估計著高句麗在王城邊上的江面上怕是部署了不少的力量的,甚至就是水里只怕是也是鐵索橫江,輕易過不去的。”
這話倒是有道理,而且武二妹的這個想法也是完全可行的。
百濟這會在渤海出口這一側(cè)也是有領(lǐng)土的,大船過去的話可以直接從這里靠岸,但是唯一的問題在于:百濟和高句麗的邊界線只怕是不那么好過去。
眼下朝廷大軍堵在正前方,高句麗必然也是傾國之力來抵抗,但是后方也很是怕起火的,和百濟的邊境就更是重中之重了,只怕是比平時還巡查的更嚴一些。而西側(cè)的這一面,因為朝廷的水師在,估計巡邏也是極其嚴格的,想從這一側(cè)登陸也是不顯示的。
想到這里,李惲突然冒出了一個極其大膽的想法:既然這樣,那我何不走東側(cè)呢?
首先,確實是要去一趟百濟,但是李惲想的是直接去到百濟在南邊的首府金城。直接大軍壓城,訛詐點糧草軍餉再說,最起碼也得因為這些倭奴的事討一個說法出來。當然了,大戰(zhàn)當前,也不太可能過分的去刺激百濟,不然這些玩意倒戈了也是個事。
然后再帥軍北上,沿著東側(cè)海岸線在元山一帶登陸,這一側(cè)是靠著倭奴海的,眼下高句麗的防范重點在北面和西面的唐軍以及南面的百濟,這一側(cè)想必是防范很稀松的,這也就給了自己可趁之機。當然了,靠岸之前肯定是需要提前偵查好再決定的。
而后自己所帶的人馬就需要在攜帶者火炮這樣重武器的情況下急行軍,以最快的速度抵達高句麗王城。這才是最關(guān)鍵的所在,因為一旦失密,自己所帶的人完全就有可能回不來,而且高句麗王城具體是什么情況也是未知的,要是短時間攻不下也是個麻煩事。
最后就是撤退的問題。
自己因為攜帶的人手不能太多,至多也就三四千人的樣子,因此只能集中力量攻打其王城的一面,而且還必須得快。
當然了好處也是有的,這樣必然會導致高句麗布置在外面江面上的兵力回防。而自己船隊也必須在自己靠岸后就快速的離開并繞回到西側(cè),在江面上接應(yīng)自己。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極其膽大且很具有風險的計劃,失敗了的話李惲基本上就只有身死在高句麗一條路;但是一旦成功的話,所獲得的回報也會是極其大的,不管前方打的如何,至少高句麗可以一戰(zhàn)銷號。
在場的都是自己人,李惲也就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了,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尤其是武二妹,這丫頭也就在床上乖巧,其他時候可是比李惲鬼精多了。
李惲的這個計謀,也可以堪稱是唐代版的‘元山奇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