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字卷 第二十六節(jié) 生存需要奮斗(求推薦票?。?/h1>
見二人消失在黑暗中,馮紫英才又摸黑離開這一處角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左良玉和王培安或許沒問題,但王朝佐,他沒信心。
他重新物色了一處地方,就在那祭壇斜對面的一處灌木叢后,這里正好可以觀察到從外城墻過來的小路,也能看到從南面過來的胡同小道,而先前拿出角落雖然隱秘,但是卻起不到觀察哨的作用。
按照他和左良玉、王培安叮囑的,只要王朝佐一個人來,甚至不妨透露一些內(nèi)情,但必須要一個人來。
還是那句話,按照約定一個人來未必就意味著對方可靠,但是沒有按照約定的情況,那么就肯定意味著對方有其他意圖。
靠在草叢匍匐著,馮紫英卻是思緒聯(lián)翩。
說實話,莫名其妙因為看了這一本《紅樓夢》,就來到這個與前世歷史似是而非的世界,之前馮紫英是真沒太多其他想法。
那些穿越小說中主角一個個,要么就都基本上是理工科的高手,各種發(fā)明創(chuàng)意信手拈來,要么就是文壇奇才詩詞歌賦爛熟于胸,隨便剽竊點(diǎn)兒東西都能名動四方,走到哪個朝代都能如魚得水,但……
他生病那兩天就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恐怕真的不是那塊料子,或者說根本就沒那種好事兒。
缺乏了社會政治經(jīng)濟(jì)基礎(chǔ)的各種發(fā)明和剽竊,那就是耍流氓,這個世界耍流氓的結(jié)果要么就是被人家給吞得連渣滓都沒有,要么就是直接被劃入抄襲的無良文人。
什么改天換地所向披靡吊打無數(shù)歷史名人的本事他恐怕沒有,老老實實的蜷縮便宜老爹的羽翼下,先觀察一段時間穩(wěn)住陣腳才是正經(jīng)。
求生,求活得更滋潤一些,是他現(xiàn)在的唯一想法,所以他很看重自己這個國子監(jiān)貢生的資格,或許在那里還能混出一個名堂來,不至于前途無亮。
這個世界讓他有些迷惘,不知道是不是魂穿那兩日高燒燒得腦子有些發(fā)昏了,前世中一些東西總是回憶不起來。
比如明代歷史,好吧,其實是他這個偽明粉除了略微趕潮流走馬觀花的看了看幾本《明朝那些事兒》和《萬歷十五年》外,其他還真沒太多歷史記憶。
嗯,之所以對左良玉這么熟悉,那也是因為他這個籍貫臨清的緣故,起碼還是要對自己籍貫所在的歷史名人知曉一些的。
問題是這大周王朝基本上是沿襲了大明,嗯,無論是版圖還是各種規(guī)制,基本上就是依照大明的葫蘆畫瓢。
這張士誠的子孫看來也沒啥能耐,基本上把大周和大明的關(guān)系就變成了南宋和北宋的關(guān)系,都是先占南京為都,然后迅即遷都北京,一樣的南北兩京體制,太有意思了。
所以對馮紫英來說,如果能多回憶起晚明歷史中很多細(xì)節(jié),嗯,這個可能會有變化,那么多回憶起一些這個時代的文武牛人,甭管是拉好關(guān)系還是結(jié)為兄弟,那都是一條條人脈啊。
這個時代的三同,同窗、同鄉(xiāng)、同科,另外還要加一個同黨,呃,這個同黨可不一定是貶義詞,晚明黨爭那是血雨腥風(fēng)的,但都是極具戰(zhàn)斗力的,這幾同都是真正的老鐵集中營啊。
只要處好關(guān)系,再玩一玩什么“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和“為萬世開太平”的“壯志雄心”套路,那妥妥的可以有一段醉臥美人膝醒掌殺人權(quán)的風(fēng)流倜儻生活啊。
但殘酷的現(xiàn)實立即抽了自己一巴掌,且不說塞外蒙古和關(guān)外女真人的虎視眈眈,現(xiàn)在似乎連山東這樣的大周腹地里白蓮教都如此猖獗,甚至連在江浙那邊肆虐未止的倭人都跑到這邊來攪風(fēng)攪雨了。
這讓人不寒而栗,也不能不讓馮紫英好好琢磨一下這大周王朝能堅持多久?
別連平均年齡七十六的這個歲數(shù)自己都活不到,這局面就給崩了吧?呃,這個時代可能平均年齡就算是五十吧,那自己也還有將近四十年好日子呢,大周兄弟,好歹你也要撐過去讓我別白穿一回啊。
******
王朝佐有些無奈的看著眼前這兩個少年,一個是自己侄兒,一個是素有臨清東外城孩子王之稱的左家二郎。
之前這神神秘秘的要見自己,可自己這個時候哪有時間來和兩個小孩子淘神?這都啥時候了?
但是沒想到兩個小孩子卻格外固執(zhí)倔強(qiáng),而且非要自己避開其他人,這讓他又氣又惱又好笑。
兩個乳臭未干的小家伙居然也大言炎炎的要和自己談?wù)聝捍笫聝?,懂得起什么叫正事兒,什么叫大事兒么?p> 他現(xiàn)在本來就心亂如麻,哪里還有心思來和小孩子計較這些,所以根本就不想搭理對方,如果不是左家二郎那一句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他早就扭頭就走了。
左家二郎和自己這個侄兒不一樣,別看只有十二歲不到,但是論心機(jī)尋常十五六歲的少年郎都未必能有他活泛,問題心思再活泛,對自己來說也沒有多大意義,特別是現(xiàn)在,如果不是想要叮囑自己侄兒趕緊回家藏起來,他真的懶得一見。
避開眾人,王朝佐清了清嗓子,“左二郎,我知道肯定是你攛掇四郎來的,說吧,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兒?我聽著?!?p> “不,大伯,是我提出來要見大伯的,不是二郎的意思。”王培安一臉倔強(qiáng),抬起目光注視著自己大伯,“我怕大伯走錯路。”
“哦?”王朝佐大吃一驚,狐疑的目光上下打量自己這個才十一歲的侄兒,這不可能是自己這個侄兒嘴里能說出來的話,下意識的就想讓人去查看兩個少年郎還有無其他人跟著來,但迅即又克制住,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盯著對方:“四郎,這是誰教你的話?”
“大伯,我……”王培安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就被王朝佐粗暴而又可以壓抑下的低沉聲音所打斷:“我只問你,是誰教你說這話的?”
“王伯,四郎說的話對不對?”感覺到王培安有些承受不住王朝佐的目光壓力,左良玉咬著牙關(guān)道:“魏家胡同左近幾百戶人的生死就在王伯你手上,不是么?”
左良玉很想用文縐縐且有簡練利索的話語來反擊王朝佐,但“一言而決”這個詞兒他愣是說不出來,他有些遺憾的想著,如果換了馮大哥來說,肯定會說得格外的精辟利落,讓王伯無言以對。
和馮紫英接觸雖然才一天,但是兩個人幾乎一直對話交流,他對馮紫英有些話語詞語都有些不太適應(yīng),但他以為這應(yīng)該才是國子監(jiān)貢生的實力表現(xiàn),嗯,讀書人,士人,理當(dāng)如此。
小時候他就曾經(jīng)聽母親說起過,父親一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能進(jìn)州學(xué),可父親早逝,母親后來也逝去,左家這么沒落下來,便再無希望。
瑞根
給幾張票,兄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