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戰(zhàn)后
超鐵衛(wèi)受到攻擊,瞬間冒出一股紅芒,速鉆入鐵血騎每個將士身上,鐵血騎立刻如同受了重擊一般,齊齊噴出一口血,然后全部倒下了,鐵血騎全軍覆滅......
當然是不可能的,軍醫(yī)檢測過,雖然鐵血騎五臟六腑都受傷了,正在好轉,他們身體龐大的生命力正在快速恢復他們的傷勢。
當然,在劉興的理解就是他們正在快速進行新陳代謝,不斷分裂出新的細胞,同時淘汰壞死的細胞,從而達到傷勢快速恢復的效果。
至于超鐵衛(wèi),雖然依然是全身都痛,但比之前卻是輕松了許多,事實證明,劉興和戲志才的猜測是正確的,而鐵血騎也不用當沙包了。
之后的就是收拾戰(zhàn)場了,安照慣例處理,當然了,那些重傷難以醫(yī)治的,多是螺旋槍騎的手筆了,很多人都是直接讓他們不再痛苦就是了!
而劉興則寫了一封信,讓李存孝飛行將其送到植手里,同時打探各方的情況。
另一邊,連施兩個法術,打斷了漢軍追擊的張寧,追上黃巾大部后,也終于堅持不住,吐了一大口血。
張牛角大驚:“圣女,你沒事吧!”
張寧:“沒事,連施兩次法術,有些損耗元氣罷了,休息數(shù)天就可以了。還有,通知大軍,將所有東西都帶走,我們直接回安新縣城休整!”
張牛角點頭:“好!交給我去辦就好了!你好好休息!”
張寧:“等等!師兄,你還要通知常山中山渤海三郡,讓他們盡最抽出部隊過來!”
張牛角:“安平的兵力呢?”
張寧:“抽調兩萬,其余的都不動,另外,將河間的兵力聚集到高陽,我們在安新守一段時間,就退到高陽,借高陽城的高城死守!
絕不能讓劉興大軍再進一步!我們的營寨太過簡陋了,根本不可能抵擋得住那個內氣騎兵軍團的沖擊的,只有高墻厚壁才能擋得?。 ?p> 張牛角:“我明白了,你趕快休息一下吧!”
當晚,張寧就已經退到了安新。而張寧的行動,劉興自然也收到,不過劉興也無法阻止,而且箭支消耗過巨,必須等華天鄉(xiāng)的箭支運到才可以繼續(xù)進軍,不然,劉興的王牌,三支弓箭軍團就等于被廢掉了。
不得不說,這一戰(zhàn)流星營流耗的箭支實在太多了,整整超過二十萬箭,再加上長水營射出的,足足射了二十二萬箭矢,至于射聲,就不用提了,就射了兩箭。
長水營那兩萬,絕對是完全報廢的了,而流星營射出的二十萬箭,最后能回收的連十萬都沒有,能夠直接使用的也就五六萬,加上大營剩下的,也就夠流星營再來一次戰(zhàn)術攻擊,根本不夠用。
不過就算箭矢夠也沒用,射聲營累倒了,需要好幾天恢復,流星營幾乎全員手臂勞損,沒一旬半月都恢復不了,現(xiàn)在唯一能繼續(xù)作戰(zhàn)的只有長水營。
至于傷亡,漢軍的傷亡其實并不大,因為這一戰(zhàn)的戰(zhàn)績,幾乎都在流星營射聲營和螺旋槍騎,其他的戰(zhàn)果倒不多,自然自身的傷亡也不會大。
而打得最激烈的中壘營鋼鐵營,因為有超鐵衛(wèi)的加特,倒沒有多少傷亡,也就是你為主攻手的銳士,即使有中壘營和鋼鐵營刻意保護,但依然死了超過四百人,但他們擊殺超過七百黃巾力士,再加上中壘營和鋼鐵營殺的,這一戰(zhàn),起碼消滅了近千黃巾力士。
而經過這一戰(zhàn),剩余的銳士全部都突破到十五斬,擁有斬殺黃巾力士的能力,當然,以他們的薄皮,黃巾力士的攻擊,也是可以輕易取他們的命。
不過,拼命這東西,對于銳士來說,卻是家常便飯了。
總的來說,這一戰(zhàn),已方傷亡三千余人,共擊殺包括黃巾力士在內的三萬五千余人,而且其中張燕部管亥部毒部楊鳳部這些算得上是基本上打廢了,對于黃巾的戰(zhàn)力是個巨大的損失。
但現(xiàn)在,劉興已經沒有后備兵力了,也正好讓他們都好好沉淀一下,等涿郡新兵訓練成了,再進行補充了,當然就地征兵也是個好方法,但不適合冀州,天知道征回來的會不會是黃巾的探子呢!
當然,劉興卻沒想別,劉焉的援軍很快就會趕到了,而這一戰(zhàn)傳開后,河間甚至冀州各支殘存的義軍,都會往劉興這邊趕來的。
當然,最早的投靠過來的就是已經位于不遠的的鞠義和張郃部,事實上他們早就通過那云氣的動靜知道又開戰(zhàn)了,然后他們過去了,準確來說是鞠義和張郃兩人過去,同時讓他們的部下躲遠些,以免誤傷。
所以他們沒有看到張寧逆天表演,但卻看到了射聲營和流星營的逆天戰(zhàn)力,當然,對于螺旋槍騎,他們也感到十分恐怖,但更多的是顛覆他們認知的震驚,原來馬的戰(zhàn)力可以強大到這個程度的。
張郃見鞠義死死地盯著地面殘留的箭矢,便問:“鞠大哥,你在想什么?”
鞠義:“我在想華天侯的軍勢缺了什么,我便為他補全什么?”
張郃:“想到沒有?”
鞠義:“想到了,我要為華天侯打造一支強弩兵,補全他的短板。”
張郃聞言一愕:“弓兵軍團?不是吧,華天侯擁有三支這么強大的弓兵軍團,怎么還有短板?”
鞠義:“攜義,你知道我所學是哪位的傳承?”
張郃搖了搖頭,這種事,他又怎么會知道,一個人的所學,特別是兵家,這是每個兵家之人的秘密好不!
鞠義:“先祖李廣,李陵事發(fā)后,武帝并沒有將我們誅滅,因為殘存的丹陽回得很及時,但詔書已下不能更改,便讓我們改頭換臉了。先祖改為鞠姓!”
張郃:“原來如此!”
鞠義:“先祖李廣,作為大漢弓兵體系的創(chuàng)立者,對于弓兵體系的研究,絕對是已經到了極致,而我等受其恩澤,在弓兵體系的研究,也是相當之高的!我敢說,單論弓兵,我比任何人都要強,都要利害!”
張郃臉一抽,鞠義大哥驕傲自滿的一面又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