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神話之氣運之爭

77.警世之言

三國神話之氣運之爭 亮有一擊 2024 2019-06-15 12:00:00

  朱杰怒不可竭:“能否流傳千古,又豈是你等寒門說可以就可以的!你們真夠不知所謂的!”

  頓時全場一靜!

  這家伙,這是要找懟不!

  不但是戲志才,就連老實人簡雍都是臉色有些難看了,而蔡邕的臉都黑了。

  蔡邕喝道:“劣徒,可知你在說什么,還不道歉!”

  朱杰:“老師,他們只是寒門!”

  劉興:“寒門又如何,誰的祖宗不是寒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日,他們一時候拜將的時,你從上到下都只是個小丑!”

  朱杰:“封侯拜將,憑他們,估計那時我已經(jīng)從將相之位退下來了!”

  劉興:“不會,你永遠(yuǎn)不會有高位的時候,你沒有那個名望!”

  朱杰不信:“我可是河內(nèi)朱家謫子,更是蔡師弟子,如何沒有名望?”

  劉興不屑道:“那都不是你的,更何況我馬上送你一首詩《詠針》”

  聞言,朱杰頓覺不好,但劉興已經(jīng)開口了:

  “百煉千錘一根針,

  一顛一倒布上行。

  眼睛長在屁股上,

  只認(rèn)衣冠不認(rèn)人。

  相信這首詩會隨著這次文會傳遍天下,你的名望終對會大增!”

  名望會大增?反話說成這樣也夠新奇的,真當(dāng)我們聽不出道詩是在罵人的,你不說是在罵他只認(rèn)衣冠不認(rèn)人嗎,不愧是大才,罵人都罵你如此清純脫俗的。

  至于名望什么的,有這首詩,還能剩下一成就已經(jīng)是幸運的了,別說定當(dāng)了大官了,就算是當(dāng)官都難了,除非他再玩?zhèn)€浪子回頭的把戲。

  別外,這首詩,必定會跟隨此次文會流傳千古,在場的人都不是白癡,以他們的文學(xué)素養(yǎng)自然可以看得出,劉興這些詩詞的威力,之前朱杰的話只是嘴硬罷了,但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每一首詩都可以記在文學(xué)籍上流傳千古的。

  而一下子涌現(xiàn)這么多千古詩詞的這個文會,也絕對會被記入史冊的,那么這首《詠針》還有朱杰剛才的表現(xiàn),還有劉興的話,都會不可避免地被記入史冊,被后世所有學(xué)者讀書人研究。

  而作為反面教材的自然就是一這是朱杰了,而一但戲志才和簡雍他們真的有封侯拜將的一日,那么他朱杰絕對會被釘在恥辱柱上。

  想到這里,朱杰差點氣得吐氣,也不愿再呆了,立刻拂袖而去,也沒人會去拉他,相信拉他他也不會留下!

  戲志才:“真是掃興??!不過,不虛此行!”

  荀彧:“一下子看證這么多千古名詩的誕生,自然是不虛此行了!”

  其他人都點頭表示虛此行!

  劉興嘆道:“這么快就受不了了,我不沒有發(fā)力呢,算了,各位,我還有文章一篇,我等共勉!”

  說完,便拿來毛筆紙張,書寫起來:“《師說》

  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p>  嗚呼!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煛?p>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p>  在場眾人,看完全文,盡皆倒吸了一口涼氣,如果朱杰還在,那樂子就大了,很可能就不是差點氣得吐血那么簡單了,而是直接吐血三升了,這是擺到明要將朱杰釘在恥辱柱上。

  但這篇文章也不謂不精彩,甚至可以說字字珠璣,放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警世名篇,讓人讀起來都是津津有味,猶如久旱之人,突逢甘露一般暢快。

  荀彧:“真是好文章!”

  蔡邕:“確是警世之言,但有些過了,世上如朱杰那些的人雖有,但絕對不多,更不盛行于整個士大夫之流。

  不過,不會有人因此找你麻煩的,文以載道,他們只會學(xué)習(xí)里面的思想,雖有些過,但用以警世后人子侄,卻是最好不過的了!”

  確實,還沒有經(jīng)過晉朝的腐化養(yǎng)廢的大漢文人,雖然這些不好的玩意還是有些抬頭,但并不嚴(yán)重,整個文人體系還是很好的,劉興這篇,確實是有夸大的成分。

  接著蔡邕手快一下,將文章收好:“這文我?guī)湍闶蘸茫∑渌俗约耗瑢懟貋戆?,對于你們來說,應(yīng)該不成問題的?!?p>  眾人:“自然自然!”

  他們也沒想過可以在蔡邕手里奪得原稿,能夠見證這么多千古名詩還有這篇警世名篇的誕生。

  他們已經(jīng)知足了,榮光滿臉啊,這個詩會絕對會千古留名的,而他們些參與詩會的人,自然也一起名留千古。

  雖然他們都只是吃瓜看眾,但總比某位注定要被釘恥辱柱的人好多了!

  劉興將所有詩詞都寫下來,交給蔡邕:“蔡師,這三首幫我交給琰兒!”

  蔡邕:“我會的!”

  劉興:“還有,詩詞只是小道,下次再有文會就不要再找上我了!”

  眾人聞言,不由心道:只是對你這個信手拈來就是千古名詩的人來說是小道,對于我們來說可不是。

  還有我們以后絕對不會邀請你參加詩會的,寧愿不開詩會也不會邀請你,你的存在太打擊人了。

  而此次文會所發(fā)現(xiàn)的事還有劉興寫下的詩詞文章,很快就傳遍大漢,為劉興帶來巨大的名望,也為劉興帶來了一大批崇拜者,更有無數(shù)人認(rèn)同劉興。

  而越來越多人認(rèn)同以及崇拜劉興,也使劉興的氣運值升了許多,也讓劉興思考出另一種掙取氣運值的方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