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軍和鄭興民的推薦下,讓朱喆慶帶著他的同學做了一個專門的網(wǎng)頁,將每一天的收支都一一列出來,收到了誰的款,收了多少,每筆收支用到了何處等等全做了記錄,公開透明,接受全市人民的監(jiān)督,完全杜絕了那種假借捐款賺名利的現(xiàn)象。
鄭爸爸的這個網(wǎng)頁做得很好,深得W市百姓的信任,于是捐款工作很順利地進行著,一個多月下來,捐款的額度居然達到了1。8個億,而且是資金全部到位,并且每筆款的去向清晰明了,讓聞凱慈善基金會一躍成為了全國一顆閃耀的新星。
有了鄭爸爸的支持,又有了聞凱慈善基金會的資金支持,文軍文竹和鄭興民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得越來越熟練,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
不僅大華服裝廠的原有職工幾乎都來幫忙,組成了“下崗職工擁軍服務隊”,還有小花嫂子也組織了“抗洪搶險軍嫂服務隊”,在這個原大華服裝廠的廠址上,一起為解放軍們送飯送藥,縫縫補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抗洪搶險,為戰(zhàn)士們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一些因為過度勞累而昏倒的戰(zhàn)士們,還有嚴重中暑被領導強逼著下火線的戰(zhàn)士們,幾天幾夜都沒有好好休息的戰(zhàn)士們,都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照顧,但是他們一有好轉(zhuǎn),馬上就不顧勸阻要求上堤壩。
每天都會遇到這樣的事,每次文竹他們總是情不自禁地被感動得落淚,因為總是不斷地被這些英雄們感動著,大伙的思想都得到了洗禮,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心靈變得純凈而美好,所以工廠里的工人們相處越來越和睦,從不因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fā)生爭執(zhí)。
這些就發(fā)生在身邊的英雄事跡是最好的心靈雞湯,文竹將他們的事跡記下,為了將來能給更多的人去看,去蕩滌自己的靈魂。
每天文竹都要和文軍、鄭興民一道送饅頭、包子、米飯、水和藥膏到堤壩上,兩輛大貨車每天來往與堤壩和工廠,源源不斷地向堤壩輸送著軍人們需要的一切。
看著江岸堤壩上不時發(fā)生著的感人事跡,文竹的心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那是愛,博大無私的愛,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兄弟情誼。
在面對60米寬的長江干堤大豁口,百姓在驚慌失措中看到的是迎著洪水逆行挺進的一面面旗幟,旗幟后是那一支支英勇無畏的解放軍隊伍。他們在告訴老百姓,只要有他們在,一切的艱難困苦都不是問題,只要有他們在,老百姓可以放心地將自己的生命和財產(chǎn)交給他們。
站在江岸遠遠望去,城防大堤旗幟如林、映紅天際,“紅軍團”“硬骨頭六連”“紅色尖刀連”“堅守英雄連”……英雄旗幟迎風獵獵,那一幕何等壯觀。在軍人眼里,那一面面旗幟是靈魂,是方向;在群眾心里,那一面面旗幟是信心,是希望。
在堤壩上,文竹看到這些比自己年紀還小的戰(zhàn)士們在水中打樁,一個緊握住鐵樁,一個揮舞著鐵錘,一個水浪打過來,打樁的戰(zhàn)士和握樁的戰(zhàn)士站立不穩(wěn),鐵錘打在了握樁戰(zhàn)士的手上,頓時血流如注,但他們沒有吭聲,咬緊牙關示意繼續(xù)。
一隊肩扛沙袋的戰(zhàn)士踉踉蹌蹌地過來,他們已經(jīng)許久沒有休息了,一位小戰(zhàn)士讓沙袋從肩上落到指定地點時,自己也跟著倒了下去。大家以為他昏過去了,急忙查看,原來是累睡著了。
一個戰(zhàn)士喊著:“這里發(fā)現(xiàn)管涌!”其余戰(zhàn)士迅速趕去,查找堤壩內(nèi)側(cè)的暗流口,找到后,再用沙袋一層層封堵嚴實。管涌封堵完畢,險情得以排除,戰(zhàn)士的臉上露出的是勝利的喜悅。
太多太多的事情,每件事都在不斷地敲擊文竹和服務隊員們的心,他們的靈魂每天都在接受最純粹的大愛的蕩滌。
漸漸地,文軍和鄭興民也投身到了抗洪戰(zhàn)斗中去,孫偉和王大炮上去了,馬老板和小馬上去了,張老板和高建軍也上去了……
文竹默默地看著,看著,眼淚再也控制不住地流著,這是心疼的淚水,這是感動的淚水,這也是欽佩的淚水。
對鄭興民的參與,文竹有些心急,畢竟已經(jīng)有一位在抗洪了,現(xiàn)在還不知身在何處,沒事就罷,若是有事,她怎么和鄭家的家長交代?
但不論文竹如何勸導,文軍和鄭興民都沒有撤下來。最后文軍說:“如果我們實在支撐不住了,會回去的,相信我們吧,我們不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文竹知道勸不動他們,只好打電話將這件事跟鄭爸爸說了。
文竹每天晚上都要和鄭爸爸通電話,每回鄭爸爸都要問問有沒有見到鄭興國,但是這么多天過去了,鄭興國依然沒有消息,鄭爸爸失望,文竹也失望,但這次文竹要說的不是鄭興國的事,而是鄭興民和文軍上搶險一線的事情。
鄭爸爸聽后,沉默了好長時間,文竹在電話這頭心情惴惴不安,她不知道自己當初將文軍和鄭興民叫過來是不是錯了。過了好久,久到文竹都懷疑鄭爸爸是不是離開了,才聽到鄭爸爸低低地一聲嘆息,然后說:“讓他們?nèi)グ桑⒅?,你幫爸爸看著他們一點,盡力保證他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