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小說問答

世說新語顧榮原文及注釋

世說新語顧榮原文及注釋

2025年01月12日 05:06

1個回答

- 顧榮在洛陽,嘗應(yīng)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同坐嗤之,榮曰:“豈有終日執(zhí)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亂渡江,每經(jīng)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咀⑨尅款櫂s(?—312):字彥先,吳郡吳(今江蘇蘇州)人。其家為江南大姓,祖父顧雍為孫吳丞相。顧榮在吳官黃門侍郎,與紀瞻、賀循、閔鴻、薛兼并稱“五俊”。吳亡,與陸機、陸云同入洛陽,號稱“洛陽三俊”。入晉,歷官尚書郎、太子舍人、廷尉正等,封嘉興伯。因見晉皇族爭斗,故常縱酒不理事。八王之亂后棄官還吳,瑯玡王司馬睿(晉元帝)任命他為安東將軍府軍司,加散騎常侍,“凡所謀畫,皆以諮焉”,是擁護晉室南渡的江南士族之首。永嘉六年(312)去世,獲贈侍中、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號“元”。建武元年(317),追封嘉興公。原有 顧榮集 傳世,今已佚。行炙人:傳遞菜肴的仆役。炙,烤肉。因:于是;就。輟己:指自己停下來不吃,讓出自己那一份。嗤(chī):譏笑。左右:幫助。所以:緣故。
- 元帝始過江,謂顧驃騎曰:“寄人國土,心常懷慚?!?榮跪?qū)υ?“臣聞王者以天下為家,是以耿、亳無定處,九鼎遷洛邑。愿陛下勿以遷都為念?!?【注釋】元帝:晉元帝司馬睿(276—323),字景文,東晉的開國皇帝。原為瑯琊王、安東將軍。在西晉末年的戰(zhàn)亂中,國都失守,晉愍帝被俘。他先過江鎮(zhèn)守建康(南京),幾年后又在此登位稱帝。建康原是東吳之地,江東士族的勢力很大,所以有寄人國土之感。顧驃騎:顧榮,字彥先,吳人,吳亡后到洛陽。元帝鎮(zhèn)守江東時任軍司,加散騎常侍。死后贈驃騎將軍。顧榮是江東士族,名望很大。耿、亳(bó)無定處:是指殷商經(jīng)常遷都,商代成湯遷國都到毫邑,祖乙又遷到耿邑,盤庚再遷回毫邑。從成湯到盤庚,共遷都五次,所以說“無定處”。九鼎:傳說夏禹鑄九鼎,是傳國之寶,權(quán)力的象征。周武王定都鎬京,卻把九鼎遷到東都洛邑。遷都:指遷移鎮(zhèn)守地,都指都邑。 電視劇 將門獨后 原著小說為 重生之將門毒后 ,原著劇情同樣精彩,大家可以點擊下方鏈接閱讀原著小說。
相關(guān)問答
    《世說新語》原文及翻譯 1個回答 2024年10月20日 08:52 《世說新語》是一部記載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的小說集,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編寫。它包含了許多原文和翻譯的故事,其中有一些關(guān)于謝太傅在寒雪天舉行家庭聚會... 全文 《世說新語》原文及翻譯
    世說新語 品藻原文閱讀及翻譯 1個回答 2024年10月20日 08:49 我們可以找到《世說新語·品藻》的原文和翻譯。該篇章主要是對汝南陳仲舉和潁川李元禮兩人進行了對比和評價。陳仲舉被評為“強于犯上”,而李元禮則被評為“嚴于攝下”。由... 全文 世說新語 品藻原文閱讀及翻譯
    張中丞原文及翻譯及注釋 1個回答 2024年10月09日 06:38 《張中丞傳后敘》原文及翻譯注釋尚未找到。 張中丞原文及翻譯及注釋
    漢武帝下詔求賢原文及翻譯注釋 1個回答 2024年10月08日 15:48 漢武帝下詔求賢的原文如下:“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異等... 全文 漢武帝下詔求賢原文及翻譯注釋
    世說新語原文和注釋 1個回答 2024年10月08日 14:28 《世說新語》是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所編寫的一部志人小說集,主要記錄了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逸事。該書共有71篇,其中包括了一些原文和注釋。我們可以找到一些《世說... 全文 世說新語原文和注釋
    世說新語十三則原文及翻譯 1個回答 2024年10月08日 14:20 世說新語十三則的原文及翻譯可以在文檔[1]和文檔[2]中找到。 世說新語十三則原文及翻譯
    孔融讓梨原文注釋及翻譯 1個回答 2024年10月08日 10:14 孔融讓梨的原文是:“融四歲,與諸兄同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兒年幼,法當(dāng)取小者?!边@段原文的翻譯是:“孔融四歲時,與眾兄弟一同吃梨,孔融只挑了個... 全文 孔融讓梨原文注釋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