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論語》
中,孔子為我們提供了一些觀察和了解他人的方法,有助于走進經(jīng)典書籍中的人物。 孔子認為,選人用人時,人才的品質應置于首位。例如,對于千里馬,不稱贊其力氣,而稱贊其品質。在觀察人物時,要做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即觀察一個人做事的方法、動機以及其在何種狀態(tài)下感到舒適安閑。通過這三層觀察,能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物。 同時,在評價和選擇人物時,要看其大處,不拘小節(jié)。如齊桓公能不計管仲曾射向自己的一箭之仇,看重其治國理政之才,從而成就霸業(yè)。 另外,在交友方面,孔子有自己的標準。他主張與具有高尚人格品質、目光高遠且身懷大志的“君大儒”之類的人交朋友。并且,孔子交友分兩步走,先觀察別人,對于夠資格的人交朋友,對于不夠資格但“孺子可教和孺子愿學”的人則教導,對于“朽木不可雕也”的人便不搭理。 總之,通過
《論語》
中的這些觀點和方法,有助于我們走進經(jīng)典書籍中的人物,更深入地理解和認識他們。